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C-548)
- 作品数:6 被引量:105H指数:5
- 相关作者:卢美玲黄桥宋凌霞张咏梅曾芬莲更多>>
-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防护进展被引量:16
- 2013年
- 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1],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的主要途径。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操作内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问题日益重视,输液渗出就是其中之一,已构成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安全问题[2],由此引起的外渗性损伤也备受关注。当输液致药物外渗后,若不及时处理,将对血管、局部组织,甚至神经、肌腱等造成损伤[3~4],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 黄桥张咏梅曾芬莲宋凌霞陈凌云卢美玲
- 关键词:外渗性损伤静脉输液临床护理工作住院患者输液治疗医务工作者
- 循证护理在静脉炎预防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循证护理在静脉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静脉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W)、Pubmed数据库,收集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循证护理预防静脉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分析循证护理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 张咏梅宋凌霞黄桥卢美玲曾芬莲陈凌云
- 关键词:循证护理静脉炎META分析
- 某院连续3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多元化护理对策研究被引量:46
- 2016年
- 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方法 回顾该医院2013~2015年度护理系统上报的338起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不同严重程度与工作年限的关系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与护理人员职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不同(P<0.05),连续3年排在不良事件前三位的是跌倒、坠床和给药错误;不同年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5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损伤结局的严重程度较超过5年的多、重(P<0.01);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分别为评估不足、沟通不良、疾病因素、违规操作,护理人员职称对主要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原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每天06:01~12:00、14:01~18:00为不良事件发生高峰.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医院自身特点,采取多元化护理对策,对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风险意识、沟通及操作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不良事件发生高峰时段薄弱环节进行弹性排班,提高护理安全.
- 廖庆萍胡小梅张漫陈开永吴琼何琼杨丽江智霞
-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对策
- 虎杖膏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兔耳浅静脉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虎杖膏对甘露醇所致浅静脉损伤的最佳防护时机。方法:将24只新西兰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20%的甘露醇制作静脉留置针动物模型,两组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30 min及输注甘露醇时外敷虎杖膏,在连续给药5 d后通过肉眼观察及光镜下分析评价各组静脉及周围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较实施防护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耳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甘露醇前30 min实施虎杖膏外敷是预防浅静脉损伤的最佳防护时机。
- 宋凌霞张咏梅王玲徐和平黄桥卢美玲
- 关键词:虎杖膏
- 虎杖膏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虎杖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护效果。方法将24只实验兔分为3组,每组8只,建立甘露醇输注静脉炎模型,分别采用虎杖膏、乙醇外敷,空白组作对照。肉眼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第5天病理取材,光镜分析比较各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3组静脉炎发生率不同,虎杖膏组在输注3d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乙醇组(P<0.05);病理损伤程度比较在第5天时,3组在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等5个方面表现程度不同(P<0.05);虎杖膏组在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血栓形成3个方面病理损伤程度轻于乙醇组(P<0.05)。结论虎杖膏对静脉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预防静脉炎发生。
- 宋凌霞张咏梅王玲徐和平黄桥卢美玲曾芬莲陈凌云
- 关键词:静脉炎乙醇甘露醇动物实验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收集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所纳入文献各相关危险因素累计病例分为病例组、对照组病例组分别为70、190、100、100、90、70例;对照组分别为748、1774、926、926、848、650例;换药天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经验、特殊用药、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各危险因素异质性检验结果均 P>0.1且I2=0;各危险因素为换药频次 OR值=3.28(95% C I:1.92-5.63)、导管留置时间 OR值=3.16(95% CI:2.35-4.26)、操作经验OR值=3.16(95% CI:3.16-3.17)、特殊用药 OR值=2.73(95% CI:1.83-4.07)、合并基础疾病 OR值=2.68(95% CI:1.67-4.28)、年龄OR值=2.30(95% CI:1.53-3.48)。结论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频次、留置时间、操作经验、特殊用药、合并基础病、年龄6项因素均是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减少感染的发生。
- 宋凌霞张咏梅罗祎卢美玲黄桥曾芬莲陈凌云
-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