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004)
- 作品数:43 被引量:58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薇王坤蔡天星黄璐喻言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洛特曼符号学的途径与方法被引量:1
- 2013年
- 苏俄符号学代表洛特曼开创的"结构—符号学"既指结构研究和符号学研究的两个方面,又指结构研究与符号学研究的紧密结合。一面具有科学属性,一面富有人文内涵,生动演绎了人文科学化的途径与方法。洛特曼符号学彰显的复调性以及人文科学化的努力,使其既保存了现代性的提问方式,又合理借鉴后现代的方法手段,既抽取现代性的理性力量,又皈依后现代的多元立场。洛特曼符号学双向借鉴带来了兼容互动、和谐共生的格局气象,对"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 李薇
- 关键词:洛特曼符号学
- 后殖民理论在海峡两岸的翻译出版——以萨义德著作为例·
- 2015年
- 从萨义德著作在海峡两岸的译本来看,后殖民理论传播的实质是西方对中国单向度倾销其知识产品。后殖民理论违背了去殖民化的初衷,却给挣脱了殖民主义的地区实行新殖民主义经济剥削和后殖民主义文化统治,造成了后殖民现象。这种后殖民现象是殖民主义的历史延续,又是后殖民心态自我内化的显现。中国和东方世界前所未有地为丧失话语权而焦虑。大陆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第四世界",成为台湾、香港为西方代理加工、知识生产的倾销地。大陆要积极参与多声部发言,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重视"拿来主义"的同时,着重加强"送去主义","驶入的航行"和文化的输出是两个具体路径。
- 蔡天星
-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萨义德
- 论符号圈被引量:2
- 2021年
- [译者赘言]^(①)在洛特曼的两卷本《自选集》中,列为卷首的正是这篇《论符号圈》,因为它将《艺术文本的结构》所探讨的意义如何生成的问题,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镜像对称定律是意义生成方法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意义生成过程的基本依据。洛特曼采用卒彰显其志的展开方式:全文的主旨与精要,直到最后才由论文的结语表达出来。
- 王坤
- 关键词:洛特曼自选集艺术文本镜像对称
- 从复调到对位法——萨义德对巴赫金理论的扬弃被引量:1
- 2015年
- 复调理论贯穿了20世纪西方文论史,始于巴赫金,由萨义德来谢幕。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对话性思维,是作者、主人公的对话,侧重作者与作品;萨义德的对位法是联系性思维,是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侧重读者和世界:二者在认识论上都基于客体的主体性,二者在方法论上都向文本外部拓展,注重事物间的联系,重视社会分析、历史溯源、同时性共存。但二者在东方观、体系性和破立之道上存在分歧,萨义德的对位法从三方面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挣脱欧洲中心倾向,放眼东方;打破整体性系统,关注局部;摧毁权威,有虚无主义倾向。
- 蔡天星
- 关键词:复调理论对位法巴赫金萨义德
- 现代性的张力:巴赫金与洛特曼的启示
- 2015年
- 基于现代性批判视域,苏俄文论代表巴赫金复调美学以对话主义为要义,主张对话的未完成性,反对主客对立,颠覆独白美学,彰显多元价值观。洛特曼差异美学推举异质要素同时共存,在差异中求共识,多元中求汇通。在反思现代性,重构话语秩序的浪潮中,梳理苏俄文论资源,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晰全面地辨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启发蕴含差异、多元和宽容精神的现代性多样性方案设计,还可为后现代语境下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坐标。
- 李薇
- 关键词:巴赫金洛特曼
- 从“诗性智慧”到“悲剧精神”——维科与尼采反现代性思想略说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启蒙思潮席卷欧洲时,维科提出"诗性智慧"这一概念对抗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启蒙精神。其后,尼采通过对"悲剧精神"的阐述完成了对于启蒙精神的"启蒙"以及对生命的辩护。维科与尼采的共同点在于:以生命为根基,标举超理性思维,展开对于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 黄璐
- 关键词:诗性智慧悲剧维科尼采
- 洛特曼符号学的人文气象
- 2015年
- 以对话主义为根基的俄国符号学的代表人物洛特曼运思于康德和马克思之间,在哲理层面揭示了主体存在的他者性,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同一性主体模式,以历史主义破解科学主义,以主体间性破除绝对主义,以关系主义拆除还原主义,从而展现了恢宏的人文气象。
- 李薇
- 关键词:洛特曼人文主义
- 论萨义德的“世俗批评”被引量:1
- 2013年
- 西方文学批评界盛行主张文本自足性的宗教批评,将批评应有的意义自行放逐。有鉴于此,萨义德因应时事地弘扬世俗批评,奋力从文本的迷宫中突围。理论上看,萨义德的世俗批评突显了现世性与境况性、抵抗性与自省性、越界性与对位法的美学品格。实践上看,萨义德的世俗批评从文学音乐批评走向社会历史批评,再转向国际政治批评,世俗性步步加强,而文艺批评既是他世俗批评的开始,也是其归宿。
- 蔡天星
- 关键词:现世性文本
- 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文艺社会功能的阐释被引量:2
- 2018年
-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习近平对文艺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在继承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根本原则的同时,拓展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提出文艺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习近平对文艺社会功能的新论述,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深度、世界视野和现实关怀,是未来文艺工作的理论指南。
- 杨水远
- 关键词:文艺功能
- 西方文论的接受方式——以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与学位论文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接受西方文论有两种方式:查资料与读书。前者针对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类似于进口先进产品;后者着意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相当于掌握核心技术。"读书"的内涵与通常的意义有别,包蕴着三大特定所指。一,读经典原著而不是查资料:对于知识点乃至具体观点的重视,要置于对理论体系和思维过程具体展开的整体掌握之下,明确本体意识在理论思维能力中的核心地位;二,读书之后要能够"报数":所读之书说了什么,为什么要如此说,这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体现;三,报数之后还要能够"盘存":有哪些问题以何种方式说过了,接着说的空间和方向如何,具备这种程度的理论思维能力,就可以自己判断学位论文选题的价值。凡是能够这样读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无不顺利,质量不无可观;反之则周折重重,质量定是差强人意。
-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