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11K07-23)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朱文庆瞿芳李莉王娟赵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水热法微/纳米Gd_2(CO_3)_3·H_2O和Gd_2O_3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水热法,并辅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合成微/纳米Gd2O3及其前驱体Gd2-(CO3)3·H2O.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分析仪(TG)、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别对产物的晶形、形貌、尺寸和荧光性质等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利用水热法合成的Gd2O3前驱体Gd2(CO3)3·H2O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分别形成细捆束状、羽毛状和树状,经煅烧后制得的微/纳米Gd2O3的形貌与其前驱体Gd2(CO3)3·H2O相一致,其荧光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 朱文庆陈浩军邢西萍瞿芳李卓
- 关键词:水热法O3荧光性
- 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微/纳米碱式碳酸钐的合成
- 微/纳米稀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技术领域,其可控合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微/纳米稀土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形貌和尺寸的大小,因此,如何控制合成具有新颖形貌的微/纳米稀土材料引起了人...
- 朱文庆瞿芳陈浩军李卓
- 关键词:微乳液
- 稀土Eu-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三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被引量:1
- 2017年
-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Eu(Ⅲ)为中心离子,甲醇和水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一双核Eu(Ⅲ)配位聚合物{[Eu_2(H_2-DHBDC)_2(C_2O_4)_2(H_2O)_3](H_2O)}_n(H_2-DHBDC=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热重(TG)分析等对其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2个Eu(Ⅲ)离子处于不同的配位环境中,Eu(1)离子处于9配位的三帽三棱柱配位构型,而Eu(2)则处于8配位的双帽三棱柱配位构型,其双核单元通过配位模式不同的H2-DHBDC2-配体连接形成3D结构.
- 朱文庆武耀博李扬李莉廖巧玲
- 关键词:晶体结构热稳定性
- 微乳液溶剂热法微/纳米Sm_2O_3的可控合成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微乳液溶剂热法,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辛烷/正丁醇/硝酸钐(碳酸铵)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微/纳米Sm_2O_3的前驱体。前驱体经800℃焙烧制得了微/纳米Sm_2O_3。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晶形、形貌和尺寸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考察了水核比(ω)、反应温度对微/纳米Sm2O3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并提出了其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ω的增大,微/纳米Sm_2O_3的形貌由椭球状变为多面体状再变为双鱼尾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微/纳米Sm_2O_3的形貌由鱼骨状变为菱片堆叠状再变为菱片状。
- 朱文庆李莉赵蓉瞿芳李扬
- 微乳液溶剂热法微/纳米草酸钐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微乳液溶剂热法,在CTAB/正辛烷/正丁醇/硝酸钐水溶液(草酸钾水溶液)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不同尺寸的棒状微/纳米Sm2(C2O4)3.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m2(C2O4)3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纳米Sm2(C2O4)3的尺寸随着水与CTAB的摩尔比(ω)、反应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 朱文庆袁煜昆张文钊许磊王金平
- 均匀沉淀水热法微/纳米Sm_2O_3的合成与表征
- 2015年
-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水热法,合成了微/纳米Sm2O3及其前驱体。利用XRD、TG-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测试与分析,确定前驱体的焙烧温度为800℃。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硝酸钐浓度对微/纳米Sm2O3形貌、尺寸的影响,探讨了Sm2O3及其前驱体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不同形貌微/纳米Sm2O3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分别为100℃、140℃和170℃时,微/纳米Sm2O3的形貌依次由球状变为树枝状再变为双扇状;当硝酸钐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6mol/L和0.8mol/L时,球状微/纳米Sm2O3的尺寸依次为1.49-3.18μm、1.32-2.59μm和0.69-1.41μm,且随硝酸钐的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 朱文庆甘蕊琳赵蓉瞿芳李莉
- 关键词:反应温度
-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Eu(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 2016年
- 以水/乙腈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Eu(Ⅲ)配合物{[Eu_2(H_2-DHBDC)_3(H_2O)_4](H_2O)}n(其中H_2-DHBDC表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49 25(6)nm,b=1.029 9(7)nm,c=1.056 5(7)nm,α=98.164(10)°,β=111.352(10)°,γ=111.969(10)°,V=835.65(10)nm^3,Z=1.且9个氧原子在铕离子周围形成一个三帽三棱柱配位环境,Eu(Ⅲ)通过配体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具有一定孔道的三维结构;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 朱文庆李扬王娟李莉
- 关键词:铕配合物荧光性质
-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Tb(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Ln2(H2-DHBDC)3(H2O)4](H2O)2}n(H2-DHBDC=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40(8)nm,b=1.1239(9)nm,c=1.5232(12)nm,α=99.351(11)°,β=99.511(11)°,γ=92.482(12)°,V=1768(2)nm3,Z=2。八个氧原子在铽离子周围形成一个变形的三角十二面体配位环境,金属离子通过与配体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孔道的三维结构。荧光分析测试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
- 朱文庆王娟赵蓉甘蕊琳
- 关键词:铽配合物荧光性质
- 微/纳米Nd2O3、Eu2O3的可控合成及应用
- 本文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微/纳米NdO和EuO及其相应的前驱体,利用XRD、TG-DTG、FTIR、FESEM对产物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探究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分别将NdO的前驱体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和EuO表面改性...
- 苟宝成
- 关键词:水热法
- 文献传递
- 4-甲基水杨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1,10-邻菲啰啉,4-Me-SA=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24(3)nm,b=1.2644(5)nm,c=1.7493(7)nm,α=90.00°,β=100.404(7)°,γ=90.00°,V=1 810.8(12)nm3,Z=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 朱文庆王娟李卓赵蓉
- 关键词:邻菲啰啉铜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