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66)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相关作者:毛薇王玉平孙伟韩春玉张夏婷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被引量:2
- 2010年
- 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CAP)是在非快动眼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呈周期性的脑电改变。该成分反映了睡眠的微观结构,在建立和保持睡眠的完整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睡眠中的循环交替模式的记录、识别、生理意义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毛薇王玉平
- 关键词:睡眠多导图睡眠障碍
- 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17例癫痫患者单用奥卡西平前、后3个月内的发作次数,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值。结果对影响癫痫患者精神状态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是影响该组患者精神量表总分的主要因素。入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80%~100%,经非参数检验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SCL-90分值分别为155.94±59.64和134.00±5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治疗前后SCL-90改善程度无效占17.6%,有效占47.1%,显效占35.3%。治疗前后SCL-90的改善主要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及其他附加项目这4个因子的改善程度有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还对癫痫患者并存的精神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 张夏婷孟祥红刘刚孙伟
- 关键词:癫痫奥卡西平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事件相关电位N270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N270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21名确诊为ADHD的患儿及19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参与ERP试验。视觉刺激为具有三种颜色(红、黄、蓝),大小相同的圆形。每两张图片组成一个刺激对,分别命名为S1和S2。S1和S2的颜色相同即匹配状态;S1和S2的颜色不同即冲突状态,两种状态的刺激对出现的概率相等,并在屏幕上随机呈现。要求受试者比较S1与S2的颜色,按相同或不同进行相应的按键反应。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在刺激序列呈现的过程中同步记录脑电信号。结果匹配状态的刺激对诱发出P100、N190、P300,冲突状态的刺激对诱发出N270和P300。两组间匹配状态引出的P100,N190和P300的平均波幅及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冲突状态引出的N27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平均波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DHD患者组冲突状态刺激对引出的N270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ADHD患儿对信息冲突加工处理的速度减慢,其冲突监测处理过程存在功能障碍。
- 毛薇施渑韩春玉王爱华张纪水戚晓红王玉平
-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N270
- 视觉完形负波在评价托吡酯及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不完整面孔视觉加工中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及其在评价托吡酯及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认知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未经治疗的癫痫患者分为两组:托吡酯治疗组及丙戊酸钠治疗组(各15例);另选择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刺激物采用成对陌生且表情中性的灰阶面孔照片,刺激序列分2个状态:①完整状态(状态1):S1和S2为相同或不同面孔相片;①不完整状态(状态2):S1和S2为相同或不同面孔相片,且S2部分遮盖。S1和S2依次呈现,受试者任务:决定S2与S1是否为相同面孔相片,而忽略S2是否部分被遮盖,同步记录事件相关电位。结果 3组受试者在面孔不完整状态下,均诱发出P100(P1)和N170(N1)。与完整面孔相比,不完整面孔在枕颞区诱发出明显增大的面孔负波N1,并且存在着右侧优势。在不完整面孔状态下,托吡酯组用药后N1波幅低于用药前(P<0.05);丙戊酸钠组在用药前、后N1峰波幅没有差别(P>0.05)。结论不完整面孔在枕颞区诱发出明显增大的面孔负波N170(N1);托吡酯对癫痫患者N1的损害较丙戊酸钠明显。
- 孙伟毛薇王玉平王薇薇吴逊
- 关键词:癫痫托吡酯丙戊酸钠
- 不同注意条件下人脑对视觉双特征冲突信息处理机制的脑诱发电位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研究包含颜色和位置两种物理特征的视觉冲突信息进入大脑后,人脑冲突处理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注意系统对该系统的影响。方法:15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视觉刺激为同时具有颜色和位置两种特征的圆点图片。先后呈现的两张图片(S1和S2)组成一个刺激对。3种颜色(红、黄、兰)和3种位置(屏幕中央点、水平轴上左右各距中央点100mm的两点)随机组成4种类型的刺激对,即,①S1和S2的颜色、位置均相同;②S1和S2的颜色相同,位置不同;③S1和S2的颜色不同,位置相同;④S1和S2的颜色、位置均不同。实验分为两部分,①受试者只需注意颜色特征,即判断S1和S2的颜色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不管位置如何。②受试者只需注意位置特征,即判断S1和S2的位置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不管颜色如何。将刺激对类型与两个任务结合起来,归纳为4种状态:匹配状态、注意无关冲突状态、注意相关冲突状态和双冲突状态。结果:注意单一特征时注意无关冲突状态、注意相关冲突状态和双冲突状态均可引出N270,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最高,双冲突状态引出的N270波幅高于注意无关冲突状态,且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等于双冲突状态和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之和。结论:注意单一特征时双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减低可能反映了注意对冲突处理系统自上而下的抑制性调节。
- 毛薇王玉平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N270
- 人脑对视觉信息变化的处理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采用256导联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低分辨率电磁图的方法,研究人脑对视觉信息变化的处理过程。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视觉刺激为同时具有颜色和形状2种特征的图形。先后呈现的2张图片(S1和S2)组成一个刺激对并分为4种类型:S1和S2的颜色、形状均相同;S1和S2的颜色相同,形状不同;S1和S2的颜色不同,形状相同;S1和S2的颜色、形状均不同。受试者分别完成注意颜色和注意形状2个任务。结果:①S2呈现后135ms~165ms,3种变化的刺激对引出了变化相关正波(change-related positivity,CRP)。低分辨率电磁图(low-resolutio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LORETA)分析显示CRP的发生源是枕叶舌回、楔叶。②235ms~275ms时间窗内,无变化和无关变化状态引出了N200,右侧颞叶梭状回、颞中回和海马旁回是该成分的发生源。③240ms~320ms时间窗内,所有变化的刺激对均引出了N270,前扣带回和双侧杏仁核是N270的发生源。结论:人脑对视觉信息变化的处理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CRP所代表的可能是人脑对视觉信息变化的早期处理阶段;N200所反映的可能是人脑对无关信息变化的主动忽略阶段;N270可能代表高级处理阶段。
- 毛薇韩春玉孙伟王红星甄文凤王玉平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 人脑对外源性和内源性信息冲突处理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人脑对外源性刺激相关的信息冲突和内源性心理相关的信息冲突的处理机制。方法15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视觉刺激为白色的两位数字,先后呈现的两个数字(S1和S2)组成一个刺激对。任务1要求受试者比较S1和S2的数值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刺激对包含S1与S2的数值相同(S-)和S1与S2数值不同(S+)两种类型。任务2要求受试者心算S1与S2的差,并把计算结果与数字"3"做比较,对差等于"3"(M-)和不等于"3"(M+)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刺激对包含3种类型:S1与S2数值相同,差值不等于"3"(S-M+);数值不同但差等于"3"(S+M-);数值不同且差不等于"3"(S+M+)。结果S2呈现后,S+、S+M-和S-M+类型的刺激对均引出N270,S+M+则依次引出N270和N400两个成分。N270的最大波幅出现在后头部,N400的最大波幅则位于中央区。结论N270和N400的出现提示人脑对外源性和内源性信息冲突的处理采用的是串行处理模式。该处理活动可能是由冲突处理系统中不同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
- 毛薇张媛媛孙伟韩春玉王玉平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N270N400串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