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7085)
- 作品数:17 被引量:508H指数:12
- 相关作者:刘洪葛少云刘阳韩俊郭寅昌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教育部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中心城区10kV主干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构建了中压配电网分析模型来梳理和规范10 kV主干网架结构。首先,结合中压配电网分层分区的基本思想,定义了10 kV主干网络和次级网络的概念,明确了中压配电网的层次结构及功能定位;其次,结合中心城区配电网高供电能力、高可靠性的需求,构建了基于开关站供电模式的典型供电块联络模型、变电站及开关站空间布局的约束性分析模型。以上工作为主干网络供电能力水平的提高及供电范围的合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根据某城市中心城区配电网运行的实情,制定参数的边界条件,进行模型的分析和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葛少云韩俊刘洪刘阳王赛一朱永卫程正敏梁忆辰
- 关键词:配电网分层分区主干网络变电站网络分析
- 配电网谐波治理降损效果实证方法被引量:16
- 2015年
- 针对配电网谐波治理前后的负荷水平不完全一致所导致的谐波治理真实节能效果无法量化的问题,以将谐波治理前后的负荷状态化归至同一水平为目标,提出了配电网谐波治理降损效果实证方法。首先对主要电力设备谐波损耗倍数进行原理分析;进而得到谐波损耗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配电网谐波损耗与基波损耗的关系;最后将谐波治理前后的网络基波损耗值化归为同一基准,提出了谐波损耗折算值求解的方法,得到了谐波治理后的真实节能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葛少云董佳霖刘福潮刘洪
- 基于供电能力分析的高压配电线路容量优化方法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合理选择高压配电线路载流量以实现高压配电网精细化规划和集约型建设,提出一种基于供电能力分析的高压配电线路容量优化方法。首先定义供电路径矩阵和运行/转供方式向量来描述高压配电网网架信息;然后基于配电网供电能力分析,以使配电网供电能力达到极限的最小高压配电线路容量需求为目标,通过配电网高压网架正常运行分析、高压配电线路N?1校验分析以及高压网架运行/转供方式和转供方式的合环情况分析建立约束,最终形成数学模型;最后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某城区电网实例计算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葛少云郭寅昌刘洪
- 关键词:高压配电网供电能力
- 基于多窝蚁群协同算法的中压配电网分支线路智能规划被引量:9
- 2013年
- 基于传统蚁群算法提出一种多窝蚁群协同算法从全局角度进行中压配电网分支线路的最优布局:首先以每一个负荷点作为每窝蚂蚁爬行的起始节点,以组成主干线路的街道节点作为终点,每只蚂蚁按照一定的择路规则爬行;然后在信息素的更新策略上,不同窝的蚂蚁通过共享路径上的遗留信息素体现了蚂蚁之间的协作优势,保证了布线结果的全局最优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了全局最优的布线结果,且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对配电网分支线路的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程鹏葛少云刘洪
- 关键词:中压配电网分支线路蚁群算法
- 基于供电模型的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三角形三联络供电模型的自动布线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使供电模型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实际的电网规划工作中,对中压配电网三角形三联络供电模型进行了自动布线研究。首先针对三分段三联络供电模型的结构特点,按照"单辐射-单联络-三分段三联络"的构建顺序建立了自动布线的规划模型,然后应用遗传算法对供电模型进行整体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得到了全局最优的布线结果。规划方案符合配电网规划的实际特点,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对基于供电模型的中压配电网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程鹏葛少云刘洪
- 关键词:中压配电网遗传算法自动布线
- 面向供电能力提升的主变压器站间联络结构优化建模被引量:25
- 2013年
-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变电站布点和通道走廊紧张等问题,开展了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变压器站间联络结构优化模型的相关研究。首先,在透彻分析主变压器N-1校验及过载主变压器负荷二次转供过程的基础上,改进了配电系统最大供电能力优化计算模型;其次,以提高区域供电能力、简化联络通道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了变电站主变压器站间联络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韩俊刘洪葛少云刘阳
- 关键词: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联络通道遗传算法
- 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综合评价被引量:18
- 2012年
- 针对当前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的研究缺乏有效分析和评价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供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计算方法,并对典型供电模型进行了评价。首先对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进行了定义并给出了典型类型,然后从供电能力、供电质量、转供能力、经济性、协调性五个方面建立了供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分析方法。其中,在各指标分析中,考虑了由于线路最大负载率的不同而造成的线路实际供电距离的差别,进而修正了可靠性、电压偏差、经济性等传统分析中的线路长度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三角形类供电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各个供电模型的适应结果。
- 葛少云何文涛刘洪林韩肖方顺陈彬吴涵
- 关键词:配电系统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基于供电能力计算的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被引量:27
- 2014年
- 传统的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分别从经济性和可靠性2方面评估不同接线模式的特性,将2方面完全剥离使得评估不够科学全面。为此,文章利用供电能力的概念,从可靠性和经济性相关联的角度对高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对传统接线模式分析方法进行补充。首先建立了计及高压配电线路N-1校验的供电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相应解法,其次建立分析和计算的边界条件并将供电能力计算模型应用于高压配电网的4种典型接线模式,最后通过计算和分析证明?型接线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经济性上也占优,并给出T型接线单条线路的经济容量,以指导高压接线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 葛少云郭寅昌刘洪马康刘军
- 关键词:高压配电网供电能力接线模式配电网评估
-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与提升措施被引量:55
- 2014年
- 针对当前配电设备利用效率缺乏评价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中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评估标准与提升措施。首先,从设备和网络2个角度,对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深入分析了2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借鉴配电网供电能力的概念与成果,通过"N-x"准则、网络结构、负荷特性及其发展裕度等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的计算方法,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最后,结合相关因素的具体影响,提出了设备利用效率的提升措施,并研究得出设备利用效率提升措施的综合效益评估思路与方法。研究成果可为配电网现状和规划方案的评价、近期改造方案和远景规划方案的提出等工作提供基本的技术手段。
- 刘洪杨卫红王成山胡斌曹磊王哲
- 关键词: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
- 计及节点相关性的含间歇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概率潮流被引量:5
- 2015年
- 概率潮流计算是分析含间歇式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工具。配电网中各节点负荷特性以及气候条件等多个变量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此提出了节点间注入功率相关性的计算方法,并通过Cholesky分解对节点间注入功率解耦,形成了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计及节点相关性的概率潮流算法。通过对改造的部分IEEE 33节点配电网模型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分析了节点相关性对潮流概率分布的影响。
- 刘洪葛少云张鑫马康刘军
- 关键词:配电网CHOLESKY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