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B1701)

作品数:14 被引量:140H指数:6
相关作者:赵靖舟白玉彬陈孝平任战利张小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鄂尔多斯盆地
  • 5篇储层
  • 4篇延长组
  • 3篇油层
  • 3篇油层组
  • 3篇油气
  • 3篇区长
  • 3篇成藏
  • 2篇低阻
  • 2篇地质
  • 2篇油藏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系
  • 2篇物性
  • 2篇孔隙
  • 2篇测井
  • 2篇测井解释
  • 2篇长2油层组
  • 1篇低孔

机构

  • 11篇西北大学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5篇白玉彬
  • 5篇赵靖舟
  • 4篇陈孝平
  • 3篇任战利
  • 3篇张小莉
  • 2篇刘广伟
  • 2篇田涛
  • 2篇史政
  • 2篇罗静兰
  • 1篇段昕婷
  • 1篇雷利庆
  • 1篇吴晓青
  • 1篇刘长亮
  • 1篇方朝强
  • 1篇杨县超
  • 1篇马强
  • 1篇申怡博
  • 1篇郭兰
  • 1篇常森
  • 1篇薛军民

传媒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地下水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薛岔地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厘清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分布特征。方法顺延砂体走向和垂直砂体走向分别制作两条油藏剖面图,通过对剖面图详细分析,得出目的层油水分布规律。结果研究区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油层厚度较薄,厚度变化较快。结论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接触关系正常,但油水分异程度差,油水同层现象普遍,纯油层较少,差油层、油水同层较为发育,并且油水相变迅速,以连片层状或透镜体状为主。
马强刘长亮常森王涛
关键词:油水分布
多参数交会法识别志丹地区长8_1复杂油水层被引量:1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8储集层地质特征复杂,相对高电阻率水层、相对低电阻率油层与常规油水层共存,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多变。在油水层识别过程中,一般测井参数不能将其有效识别,造成有效油层"漏失"和水层的错误识别。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大量的测井数据、试油试产和取芯分析等资料,针对志丹地区主要含油层位长81,注重测井单项信息提取及参数的综合应用,采用单井径向电阻率对比法、曲线重叠图法和多井资料交会图综合分析法逐步识别各类流体,最终对油水层进行有效的识别,形成一套合理的流体识别方法。
刘广伟张小莉段昕婷孟展田涛
关键词:交会图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正宁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31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正宁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裂隙作用,成岩自生矿物以绿泥石、自生石英和方解石为主。根据油气包裹体寄主成岩矿物的形成时间序列,识别出两期油气包裹体:第1期油气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长石粒内愈合的、未切穿次生加大边的微裂隙及石英次生加大边内侧;第2期油气包裹体分布在晚期微裂隙和晚期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中。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呈双峰型:早期峰值温度为110-120℃;晚期峰值温度为140-150℃。对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密度分析表明,研究区延长组油气为"一期两幕"成藏,且具有"边致密,边成藏"的特点。结合研究区延长组热演化史及储层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结果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油气成藏期为早白垩世(距今95-120Ma)。
梁宇任战利史政赵筱燕于强吴晓青
关键词:油气包裹体成岩作用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长6储层岩电关系特征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为孔隙结构复杂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该地区长6储层的岩电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岩电关系较为复杂,其中地层因素-孔隙度关系中,a、m参数变化范围较大,a、m呈明显的反向关系,除个别存在微裂缝的储层m值接近于1外,胶结指数m与物性参数的关系与典型的中高孔渗储层不同,具体特征为m值随着孔隙度、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含水饱和度-电阻率增大系数在双对数坐标下的关系除传统Archie公式的直线型外,很多还呈明显的"三段式"线性关系。
樊云峰张小莉
关键词:低孔低渗孔隙结构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
延长油区注入水水质对储层伤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分析延长油区延长组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因素,为延长油区注水水质标准的建立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实验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从腐蚀性、堵塞性和敏感性3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结合各油田储层物性特征,综合分析储层伤害的原因,认为溶解氧是主要腐蚀性因素;酸敏和水敏是主要敏感性因素。堵塞性和酸敏及水敏是对延长油区储层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区注入水与地层水结垢量大,配物性差,水溶解氧远高于行业标准,是主要腐蚀性因素,但并非伤害储层的主要因素。
任战利杨县超薛军民雷利庆王敏康立明史政
关键词:注水水质腐蚀性敏感性
苏里格地区东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测井解释模型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盒8段储集层地质特征复杂,测井响应特征多变。开展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是正确认识储层地质特征的关键,也是测井储层评价中正确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的前提。基于大量的岩心分析以及试气试产数据,得出该地区主要产气层位盒8段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区间变化范围都很大,说明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并可能受裂缝的影响。研究区不同区域沉积体系以及物源的方向呈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本区没有建立统一的测井解释模型,采取分区分块的思路分别建立各自的测井解释模型。经验证,用这种方法建立的模型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
阎媛子孟凡美
关键词:苏里格物性特征测井解释模型
蟠龙油田三叠系长2油组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23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通常认为长2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和优质储层控制,构造、裂缝等其他地质因素作用较弱。对陕北斜坡东部蟠龙油田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的研究表明,蟠龙油田长2油藏的形成和富集受沉积相带和优质储层、鼻状隆起背景、区域盖层与局部盖层、运移通道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鼻状隆起与局部盖层对长2油藏意义更为突出,鼻状隆起的围斜部位油藏最为富集,而局部盖层拓展了油层纵向分布范围。长2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以外,以构造-岩性为主的复合油藏是该区长2油藏的主要类型。
白玉彬赵靖舟章爱诚陈孝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2油藏
志丹地区长9储集层物性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长9储集层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泊发育早期,油源关系复杂,前期的沉积作用和后期的成岩作用共同塑造了储层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的物性是连结岩性和含油性之间的重要环节,加大对低孔低渗储层物性的分析,有利于储层其他方面特征的研究。在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反映储层孔隙度比较灵敏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来研究其物性特征。通过建立米产液量和声波时差的对应关系,确定声波时差下限,再根据声波时差和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式,最终确定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为储层含油性特征、有利区优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刘广伟田涛
关键词:孔隙度渗透率声波时差物性下限
蟠龙油田长2储层裂缝分布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12年
岩心观察、薄片资料、常规物性分析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蟠龙油田长2储层天然裂缝发育,且主要为高角度裂缝,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部分未充填裂缝含油性好。采用渗透率异常频率分析方法,研究长2储层裂缝平面变化规律.产量高的井主要落于渗透率异常值在5%~30%和大于50%两个区间内。宏观裂缝的大量存在,起到沟通长7有效烃源岩与长2储层的桥梁作用,从而形成长2储层丰富的石油聚集。微裂缝对基质孔隙的连通起到重要作用,是原油高产的因素之一。
白玉彬赵靖舟陈孝平章爱成
关键词:裂缝延长组
蟠龙油田王庄区长2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蟠龙油田王庄区含水率高、产量递减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通过对表征储层的5项属性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能力及参数间相关性分析,选取泥质体积分数、孔隙度、流动分层指标3项参数作为长2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参数,这些参数客观反映了研究区长2储层低孔、低渗、储层物性差及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长2储层划分为A、B、C、D等4类流动单元。分析了4类流动单元的岩性、物性、沉积微相及展布特征,不同流动单元具有不同的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因此油田开发中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
白玉彬赵靖舟罗静兰陈孝平章爱成
关键词:聚类分析延长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