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WYA001)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晓刘云周晨萌陈颖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从起点介词看南北官话的对立
- 2014年
- 南北官话作为不同的系统,二者在语法和词汇上应该有一些对立的特征。我们通过对南北官话文献中表示起点介词“起、解、打、由、从”的分析,认为介词“起、解”在南北官话的使用中存在地域差异,“起、解”具有北方官话(广义上)性质,可以看作北方官话的一个“特征词”。
- 翟赟
- 关键词:特征词
- 清末民初北京话里的程度副词“所”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首先全面列举"所"用作表"完全、彻底"义副词的使用实例,然后详细讨论这一特殊用法的各种特点:只能后接复杂VP,限用于非褒义或限用于不如意的语用环境为主,只出现于清末民初时期的北京话口语性语体。
- 陈晓
- 关键词:北京话清末民初
- 早期北京话的新材料被引量:19
- 2013年
- 本文主要介绍了满汉合璧文献、北京话教材、清宫档案、京味儿小说等一批早期北京话材料。这批材料不仅口语化程度高,而且时间跨度大,数量极为丰富,反映了北京话的早期面貌和发展脉络,是研究早期北京话的宝贵资料。
- 刘云
- 关键词:北京话清宫档案小说
- 从满(蒙)汉合璧等文献管窥清代北京话的语法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通过清代满(蒙)汉合璧文献、白话小说、教科书、戏曲等20种反映北京话的典型文献资料的考察,以说明有异于现代北京话的清代北京话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并且对这些语法现象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解释。
- 陈晓
- 关键词:语法现象
- 释“您”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在元、明、清、民国、当代五个时期大规模本土文献和域外文献的支撑下,对敬称代词"您"的语源及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本土材料和域外材料的验证比照,我们将"您"的发展路径归纳为:你老人家>你老>你那/你能>您纳>您,共四个阶段。本文分别从语法和语音演变两个角度进行了阐释,将敬称代词"nín"的文献首现时间提前至19世纪初,并对"你呢"、"你你"、"你能"和"儜"等早期第二人称表敬形式的来源予以了合理解释。本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类型学研究,也为今后的北京话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刘云周晨萌
- 关键词:北京话
- 从语气词看语言的交互主观性——以《小额》“啊”、“啦”为例
- 2014年
- 本文从交互主观性理论出发,考察清末民初小说《小额》语气词“啊”和“啦”的用法,认为它们都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啊”体现出的关注是随意亲近,“啦”体现的关注是夸张告知和引述告知。
- 陈颖
- 关键词:清末民初交互主观性语气词
- 清后期北京话新出现的副词“赶紧”
- 2016年
- 文章考察了明清时期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新观点:时间副词"赶紧"至迟产生于19世纪初,最早反映其副词用法的文献资料是《红楼梦补》。同时,对副词"赶紧"语义特征的历史源流进行了分析梳理。
- 陈晓
- 关键词:清后期北京话语义特征
- 论清代北京话被引量:6
- 2013年
- 清代北京话与明代北京话相比存在断层。这可能是因为清朝占领北京城以后,使得北京内城的居民搬迁至外城,而旗人进入内城,他们的语言即成为标准语。这是河北方言的汇集,似乎存在比明代北京话更古老的形式。例如,街g佟i,去k侉,巷h伽ng等,牙喉音+i,y在清初还不是j,q,x。
- 太田辰夫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