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400)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益军邓晟林玲张昕章如意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黄萎病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2篇轮枝
  • 2篇轮枝菌
  • 2篇大丽轮枝菌
  • 1篇定殖
  • 1篇致病类型
  • 1篇致病力
  • 1篇致病力分化
  • 1篇棉花
  • 1篇棉花黄萎病
  • 1篇棉花黄萎病菌
  • 1篇黄萎病菌
  • 1篇江苏省棉花
  • 1篇根部

机构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邓晟
  • 2篇张昕
  • 2篇林玲
  • 2篇周益军
  • 2篇王彩月
  • 1篇徐敬友
  • 1篇章如意
  • 1篇赵明文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3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被引量:5
2012年
植物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原菌由于环境适应力强,寄主泛围广,同时缺少有效的抗源材料,经常出现防治难的局面[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最早是在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发现的。如今,该蛋白质已在多种细菌、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是目前最常用的报告基因之一。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关键词: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绿色荧光蛋白
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根部定殖观察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能引起植物黄萎病,严重为害多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然而目前对该病菌的致病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本研究对2个江苏地区棉花当中分离的大丽轮枝菌代表菌株,强致病力...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关键词: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绿色荧光蛋白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被引量:20
2012年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徐敬友周益军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致病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