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404A01)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晓光周雪梅云美萍张汝华彭国雄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智能交通
  • 2篇运输系统
  • 2篇智能交通运输
  • 2篇智能交通运输...
  • 2篇交通运输
  • 2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电信
  • 1篇智能交通系统
  • 1篇体系结构
  • 1篇评价指标
  • 1篇线性规划
  • 1篇模糊聚类
  • 1篇聚类
  • 1篇控制系统
  • 1篇交通工程
  • 1篇交通控制
  • 1篇交通控制系统
  • 1篇交通流
  • 1篇交通系
  • 1篇交通系统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杨晓光
  • 1篇吴志周
  • 1篇周雪梅
  • 1篇张汝华
  • 1篇杨宏旭
  • 1篇云美萍
  • 1篇张扬
  • 1篇彭国雄

传媒

  • 2篇交通与计算机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ITS的公共交通换乘等待时间最短调度问题研究被引量:38
2004年
为使公共交通的换乘时间实现最佳衔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优势得以体现,在对各国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ITS实时提供公共交通信息的条件下,公共交通换乘等待时间最短调度问题。为了对公共交通换乘总等待时间最短目标下的公共汽车发车时刻表确定方法进行分析,应用运筹学理论,分别针对一个换乘点和多个换乘点的情况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并用一个换乘点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换乘总等待时间,尤其是对于发车间隔较大的公共交通方式间换乘的时间节约效果更为明显。
周雪梅杨晓光
关键词:交通工程线性规划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发展动态被引量:6
2003年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布了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之后,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总结相关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基本发展方向。
张扬杨晓光彭国雄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国际电信联盟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效益评价指标及其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从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的角度,建立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19项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成果为交通控制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控制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晓光云美萍
关键词:交通控制系统评价指标模糊聚类
事件检测中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在分析各种影响事件检测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事件平均检测时间中事件信号传播时间的要求,运用交通流波动理论和线性交通流模型,建立事件检测点间距与事发前交通状态、事件严重程度、事件检测时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给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检测点间距范围。该模型针对单截面和双截面法两类事件检测类型建立,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件检测算法,可用于指导检测点间距的确定或分析评价已有的检测点布置方案。算例分析表明,在检测时间和交通状态确定的条件下,随着事件严重程度的降低,事件检测所要求的检测点间距变小;单截面法检测点间距要求较大,双截面法检测点间距要求较小。
张汝华杨晓光
ATIS条件下出行时间节约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2006年
在简要论述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dvanced trave ler in form ation system,AT IS)项目评价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AT IS项目的特点,从中宏观的角度出发,在虑及多种因素的条件下,如地方的经济因素、驾驶员的行为因素等,阐述了AT IS条件下出行者节约时间效益的评价方法。最后,对上海市外环线浦西段交通监控诱导系统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这一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吴志周杨宏旭杨晓光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