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C0010Z)

作品数:23 被引量:226H指数:8
相关作者:程在全黄兴奇曾亚文普晓英杜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基因
  • 13篇野生
  • 13篇野生稻
  • 9篇孕穗
  • 9篇孕穗期
  • 9篇穗期
  • 9篇耐冷
  • 9篇耐冷性
  • 8篇等基因
  • 8篇等基因系
  • 8篇近等基因
  • 8篇近等基因系
  • 8篇基因系
  • 7篇孕穗期耐冷性
  • 5篇疣粒野生稻
  • 5篇粳稻
  • 4篇性状
  • 4篇植株
  • 4篇植株再生
  • 4篇水稻

机构

  • 26篇云南省农业科...
  • 13篇云南大学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云南农业职业...
  • 1篇嵩明县阿子营...

作者

  • 19篇程在全
  • 16篇黄兴奇
  • 9篇普晓英
  • 9篇曾亚文
  • 8篇杜娟
  • 7篇杨树明
  • 6篇王玲仙
  • 5篇殷富有
  • 5篇杨明挚
  • 5篇付坚
  • 5篇申时全
  • 4篇杨晓娟
  • 4篇凌青
  • 4篇陈善娜
  • 4篇丁玉梅
  • 4篇吴成军
  • 3篇吕广磊
  • 3篇晏慧君
  • 3篇钱君
  • 3篇孙一丁

传媒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遗传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全国“植物生...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近等基因系初步定位粳稻孕穗期的耐冷基因被引量:16
2005年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对十和田×(十和田5/昆明小白谷BC4F5)的BC5F2群体进行了耐冷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显示,穗期耐冷性受贡献率较大的基因控制。用平均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64个SSR标记对十和田、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池(NILP)进行筛选,在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有2个SSR标记的扩增产物在十和田与昆明小白谷、NILP间有多态性。用这2个多态性标记对群体进行分子标记定位,单向方差分析表明RM31与耐冷基因连锁。再在RM31附近合成12个SSR标记在轮回亲本(RP)、近等基因系(NIL)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只有RM7452有多态性,单向方差分析表明该标记与耐冷基因连锁。耐冷基因与RM7452、RM3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8cM和8.0cM,主穗结实率能解释表型变异的10.50%;实粒数能解释表型变异的5.10%。暂将这个耐冷基因定名为Ctb(t)。
申时全曾亚文李绅崇文国松普晓英
关键词:近等基因系耐冷基因孕穗期昆明小白谷粳稻耐冷性状
云南疣粒野生稻幼穗一步成苗培养与植株再生被引量:2
2007年
1 植物名称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云南类型。 2 材料类别 幼穗(0.3~4.0cm)。 3 培养条件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幼穗培养采用一次成苗分化培养基(1)为MS+6-BA2.5mg·L^-1(单位下同)+NAA1.0+CH300+Gln500;壮苗培养基(2)为MS0。
殷富有丁玉梅王玲仙孙一丁付坚黄兴奇李忠森程在全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幼穗培养植株再生分化培养基植物名称
野生稻种子胚乳蛋白的提取及双向电泳条件的确立被引量:3
2008年
为揭示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种子贮存的差异,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水稻胚乳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的技术。探讨了种子胚乳蛋白的提取、纯化以及双向电泳的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直接使用提取液(7M尿素,2M硫脲,4%3-[3-(胆酰氨丙基)二甲铵基]丙磺酸内盐,0.5%等电聚焦缓冲液3-10,40mM二硫苏糖醇)对单位米粉进行抽提后,直接离心上样,可以防止样品蛋白的丢失,保证样品蛋白的完整性,而在等电聚焦时,延长除盐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凝胶中的横纹和竖纹,通过二向电泳分析结果,我们从合系41种子胚乳中得到蛋白斑点数约为310个,从滇超9号种子胚乳中得到蛋白点数约为327个,普通野生稻中得到蛋白点数约为331个,药用野生稻种子胚乳中得到蛋白点数约为346个,疣粒野生稻种子胚乳中得到蛋白点数约为278个。
孙一丁章成黄兴奇王玲仙程在全
关键词:野生稻胚乳蛋白
水稻02428×合系35杂种后代耐冷性状的相关性与遗传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以02428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1,F2,F3和F4等为材料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02428×合系35的F3,F4分离群体在同一世代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每穗实粒数、总粒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穗下节长、穗长、总粒数和结实率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以结实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孕穗期耐冷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其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73.13%,微效基因遗传率为23.36%,主基因和微效基因都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黄兴奇程在全邰丽梅崔虹王雨辰
关键词:孕穗期耐冷性
来自中国云南野生稻的抗稻瘟病遗传资源(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与Pi-ta^-等位基因相比,含有Pi-ta^+等位基因的栽培稻具有抗稻瘟病特性。本研究用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云南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以及不同类型和来源的普通野生稻种和非洲长雄蕊野生稻种中的Pi-ta基因,发现Pi-ta基因在稻属植物中高度保守,但Pi-ta^+等位基因的存在极其稀有。在所检测的栽培稻和野生稻中仅有来源于云南景洪的直立型普通野生稻中含有Pi-ta^+等位基因。而与Pi-ta基因相比,另一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经部分同源序列克隆及测序发现该基因在不同野生稻中的变异较大。在所克隆的不同野生稻Pib基因同源序列中,也只有来源于直立型普通野生稻的序列能按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正常翻译。对不同类型普通野生稻的抗稻瘟病能力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对供试的本地稻瘟病生理小种具有较强抗性,其抗性可能源于所含的Pi-ta^+等位基因及可能有功能的Pib基因。由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同属AA基因组型,因此,云南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可通过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途径用于栽培稻的抗稻瘟病性能改良。
杨明挚程在全陈善娜钱君徐玲玲黄兴奇
云南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用PCR法从景洪直立紫杆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4672bp序列,该序列包含完整的编码框、内含子和终止密码子下游的331bp。所克隆的直立型紫杆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序列的编码区与已报道的日本栽培稻社糯(Yashiro-mochi)和元江普通野生稻相应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86%和98.78%。与社糯的Pi-ta基因相比,其编码区有4个核苷酸的差异并导致3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而内含子区域有6个核苷酸差异。对该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推导的氨基酸残基的918位为丙氨酸,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的Pi-ta+等位基因。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因其编码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社糯有所不同,推测其抗病能力大小和抗菌谱可能与社糯的Pi-ta基因不同。直立型普通野生稻中Pi-ta+等位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改良栽培稻抗病能力提供了前期物质基础。
耿显胜杨明挚黄兴奇程在全付坚孙涛李俊
关键词:基因克隆DNA多态性
云南野生稻中Xa21基因外显子Ⅱ的分离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Xa21是已经分离克隆的一个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根据已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外显子Ⅱ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云南3种野生稻及其他稻种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只有普通野生稻(景洪普通野生稻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及长雄野生稻中扩增到了长400bp的目的片段,而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及栽培稻中均没有扩增到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比较发现所克隆的序列同长雄野生稻的氨基酸序列变化是随机的。
钱君程在全杨明挚刘继梅吴成军黄兴奇
关键词:野生稻DNA序列
云南疣粒野生稻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阿新祥程在全吴成军鄢波陈善娜杨明挚黄兴奇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核基因组
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
2006年
以十和田×(十和田^5/昆明小白谷BC4F6)配制的杂种BC5F4系统群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平均18%冷害条件下,进行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1)边际效应主要影响有效穗、秕粒数,其边际效应指数值分别为1.6564和1.4034;而对株高、剑叶长、剑叶宽、和结实率影响较小,边际效应指数为0.9708~1.2371;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穗长、实粒数、总粒数(2)内部与边际群体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内部群体不论是耐冷性状株高、穗长,还是耐冷指标性状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实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间均达极显著相关,且相关性大于边际群体;(3)内部与边际群体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1~2节长、穗长、实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分布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即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群体主峰值区间小于边际群体,尤其耐冷指标性状差异较大。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刘昆凌青
关键词: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遗传分析
2006年
2003年在阿子营和昆明2种冷害条件下,用昆明小白谷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BC4F5)与轮回亲本回交的5个BC5F2群体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用王建康等(1997)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这些群体进行耐冷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BC正群体推断出的NIL的耐冷基因是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其中阿子营点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61.81%-81.86%;昆明点为60.88%-72.25%。2005年在昆明点的R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80.67%-91.55%。
杨晓娟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申时全赵常美凌青
关键词:孕穗期耐冷性粳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