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007) 作品数:13 被引量:125 H指数:7 相关作者: 何新华 潘鸿 李峰 郭永泽 李一伟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大学 浙江大学 广西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广西野生杨梅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9 2008年 广西杨梅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广西野生杨梅资源类型,利用ISSR技术对广西野生杨梅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探讨。从11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对40份杨梅样品进行ISSR-PCR分析。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54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3条,占73.38%,表明广西杨梅资源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用NTYS-PC2.1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杨梅样品分为4大类:它们分别代表杨梅、大叶青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其中大叶青杨梅的形态分类和ISSR分子分类存在很大的差异。 潘鸿 何新华 李一伟 郭永泽 黄桂香关键词:杨梅 ISSR 铅胁迫下杨梅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研究 被引量:15 2009年 以1年生东魁杨梅Myrica rubra‘Dongkui’嫁接苗为材料,采用简单溶液收集法收集杨梅根系分泌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其中分离提取有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组成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能检测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而对照只检测到酒石酸。杨梅根系苹果酸的分泌量随着铅浓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6mmol.L-1硝酸铅时,其根系分泌的苹果酸达到最高值(0.475±0.1360μg.g-1),表明铅胁迫能够持续刺激苹果酸的分泌,因而杨梅根系分泌苹果酸可能是抗重金属铅的重要机制之一;而杨梅根系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分泌量开始随硝酸铅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硝酸铅浓度为4mmol·L-1时,分泌量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分泌量逐渐下降,特别是酒石酸的分泌量下降很快。 张利 何新华 陈虎 李一伟 张超兰关键词:植物学 杨梅 根系分泌物 铅胁迫 有机酸 铅胁迫对杨梅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2009年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杨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mmol·L-1低铅条件下,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d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叶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在2mmol·L-1低铅处理第10d即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系活力在2mmo·lL-1低铅胁迫处理20d后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片SOD和POD活性在2mmo·lL-1低铅胁迫下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低铅处理第20d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在6mmol·L-1高铅胁迫下,杨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高铅处理30d时比对照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杨梅在低铅条件下可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减少由于铅胁迫带来的活性氧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 何冰 何计兴 何新华 李峰 韦泓明 蔡春波关键词:铅胁迫 杨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可溶性糖 杨梅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06年 本文从品种资源与分类、地理分布与栽培区划、栽培新技术、果实衰老机理与贮藏保鲜、资源开发利用和共生固氮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杨梅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何新华 潘鸿 佘金彩 郭永泽关键词:杨梅 广西发展杨梅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 2006年 何新华 梁侠关键词:野生杨梅 栽培面积 杨梅生产 规避风险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杨梅遗传转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建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杨梅Myrica rubra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携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EAFYcDNA片段的发根农杆菌R15834感染东魁杨梅M. rubra‘Dongkui’和荸荠杨梅M. rubra‘Boji’的子叶、叶片和茎段。结果表明,只从东魁杨梅子叶上诱导出毛状根,而且产生毛状根的东魁杨梅子叶数在10%以下。杨梅子叶产生毛状根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种子比旧种子容易产生毛状根,在1/2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培养较在MS培养基上培养好。东魁杨梅子叶上的毛状根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已将拟南芥的LEAFYcDNA片段成功导入并整合到东魁杨梅子叶中。 何新华 陈力耕 郭长禄关键词:经济林学 杨梅 发根农杆菌 喷硼对杨梅植株生长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9 2008年 以1年生盆栽东魁杨梅Myricarubra‘Dongkui’嫁接苗为试材,研究硼对杨梅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施硼酸(HBO3)量分别为0.0(ck),6.6,13.2,19.8和26.4mg·株-1·a-1,每个处理重复5次,分7次叶面喷施,每次施用全年总量的1/7。结果表明,1年生杨梅苗喷施硼酸0~26.4mg·株-1·a-1,随着施硼量的升高,杨梅植株生长量、株高、根瘤量、固氮酶活性、土壤全氮和有效氮逐步增加;当施肥量为19.8mg·株-1·a-1时,杨梅植株生长量、株高、根瘤结瘤量和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30.28%,64.63%,62.02%和31.62%,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分别比对照增加31.35%和9.16%;随后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这些指标逐步下降。施用适量的硼能提高杨梅结瘤固氮能力,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何新华 潘鸿 李峰 覃红艳 罗燕关键词:园艺学 杨梅 硼 固氮活性 金柑LEAFY同源基因克隆与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PCR扩增,从融安金柑基因组DNA中克隆出一条2 361 bp的DNA片段,该DNA克隆含有1个2 081 bp的LEAFY同源基因全长序列(FcLFY)。金柑LEAFY同源基因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398个氨基酸。比对结果表明,金柑LEAFY同源基因与甜橙、枳的LEAFY同源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8%。该研究为今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金柑开花调控机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何新华 郭永泽 张利 李杨瑞关键词:金柑 LEAFY 克隆 钼对杨梅结瘤固氮的影响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6 2006年 将不同浓度的钼酸钠(Na2MoO1·2H2O)施于3年生盆栽“东魁”杨梅叶片上。研究钼在杨梅植株体内的分布及对杨梅根系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梅吸收的钼主要积累在根瘤和根中,定植1年后,在未施其他肥料,只株施钼酸钠15mg或30mg的情况下,杨梅根系及其根瘤中的钼都明显高于叶片,是叶片的2.1~4.0倍。株施钼酸钠15mg或30mg,株高增长不明显,但能显著增加杨梅植株的生物量(枝叶、根系)和固氮酶活性,根瘤固氮酶的活性是对照(空白)的4~5.12倍。株施钼酸钠15mg,根瘤鲜重显著增加;而株施30mg,根瘤鲜重增加不显著。表明钼有利于杨梅根瘤形成和固氮。 何新华 陈力耕 潘介春 李峰关键词:杨梅 钼 结瘤 固氮 杨梅组织培养防污染与防褐化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杨梅(Myrica rubraSieb et Zucc.)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污染和防褐化问题。[方法]以东魁杨梅品种茎段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研究不同消毒灭菌方法、不同茎段部位和不同防褐化措施对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以75%乙醇1min+0.1%HgCl27min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00%,褐化枯死率为30.00%,茎段诱导成功率为40.00%;在3个茎段部位中,以半木质化茎段诱导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00%,褐化枯死率为33.33%,诱导成功率为36.67%;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5g/L对外植体防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由对照的60.93%下降到21.88%。[结论]该研究可为杨梅优良品种的扩繁推广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晓强 岑秀芬 韦鹏霄 蒙红梅 何新华关键词:杨梅 污染 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