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基金(2-04-1-5-5012)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郑宏庭李丙蓉邓华聪兰丽珍刘金波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脂联素
  • 4篇脂联素基因
  • 3篇人脂联素基因
  • 3篇重组腺病毒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2篇细胞
  • 2篇合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管炎症
  • 1篇血管炎症反应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一氧化氮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兰丽珍
  • 6篇邓华聪
  • 6篇李丙蓉
  • 6篇郑宏庭
  • 5篇郑丹
  • 5篇刘金波
  • 1篇葛倩
  • 1篇程伟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脂联素、球状脂联蛋白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球状脂联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脂联素、球状脂联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人脂联素基因,构建球状脂联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Western blot检测上清中球状脂联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人脂联素基因序列正确;构建的球状脂联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转染HUVEC,并在上清中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结论完成人脂联素基因克隆,成功构建了人球状脂联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UVEC中获得分泌表达,为研究球状脂联蛋白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作用提供了可能。
李丙蓉郑丹邓华聪刘金波兰丽珍郑宏庭
关键词:脂联素基因克隆真核表达
脂联素对TNF-α介导的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和脂联素+TNF—α刺激组.HUVEC与脂联素联合孵育一段时间后再给予TNF—α刺激与单纯TNF—α刺激做对照,分别采用化学法,放免法及ELISA法检测脂联素对血管内皮细胞NO,iNOS,ET.1及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UVEC经TNF-α刺激6~12h后其NO,iNOS,ET-1及MCP-1蛋白的表达(607.7±7.6,42.2±2.2,199.3±11.9,167.7±15.9)与对照组(543.5±2.2,23.8±2.0,148.4±5.3,128.0±8.4)相比明显增强(P〈0.05);当HUVEC在TNF-α刺激之前首先与脂联素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则血管内皮细胞NO,iNOS,ET-1及MCP-1蛋白的表达(565.7±13.0,36.5±2.7,170.8±8.3,142.6±5.6)与单纯给予TNF-d刺激相比明显减弱(P〈0.05).结论:脂联素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某些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刘金波邓华聪葛倩李丙蓉郑宏庭兰丽珍
关键词: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动脉硬化
人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克隆人脂联素基因(apM1),为进一步研究脂联素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RT-PCR法自人大网膜脂肪组织的总RNA中扩增出apM1cDNA全长基因,采用T-A克隆法重组到pGEM-TVectorSystem中,通过蓝白斑筛选出阳性克隆后,测序鉴定。结果:从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得到735bpapM1基因,其cDNA序列与GenBank报导的人脂联素基因apM1同源性为99.7%(159位和558位碱基发生了无义突变),获得了质粒pGEM-T-apM1,测序鉴定正确。结论:成功的克隆了apM1基因全长cDNA。
李丙蓉郑丹邓华聪兰丽珍郑宏庭刘金波
关键词:脂联素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内皮细胞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检测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Ad-apM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探讨Ad-apM1的抗氧化效应.方法 将Ad-apM1转染HUVEC,观察对HUVEC增殖的影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人脂联素蛋白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结果 Ad-apM1对HUVEC增殖无明显影响,用感染复数(MOI)为50的Ad-apM1转染HUVEC 24、48、72 h后培养液中脂联素浓度显著升高.转染AdapM1的HUVEC细胞SOD显著升高,而丙二醛显著降低(均P〈0.05).100μmol/L H2O2处理HUVEC 6、12和24 h后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而转染Ad-apM1可逆转其作用(P〈0.05).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Ad-apM1能有效转染HUVEC并分泌人脂联素,具有抗氧化、减轻过氧化氢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李丙蓉郑丹邓华聪兰丽珍郑宏庭
关键词:脂联素腺病毒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人脂联素重组腺病毒对内皮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脂联素重组腺病毒(Ad-apM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总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Ad-apM1感染HUVEC,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UVEC的增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人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总NOS、iNOS、eNOS活力。结果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的HUVEC和未受感染的HUVEC形态无明显改变,体外增殖能力也无显著差异。用感染复数(MOI)为50的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HUVEC,24、48、72h后取上清检测脂联素浓度分别为(125±12)ng/ml、(160±14)ng/ml、(150±8)ng/ml。感染了Ad-apM1的HUVEC总NOS和eNOS的活力显著升高,而iNOS的活力显著降低。结论我们制备的重组腺病毒能有效感染HUVEC并分泌表达人脂联素,对HUVEC的形态和增殖无明显影响,可增强HUVEC总NOS和eNOS活性,抑制iNOS活性,为Ad-apM1用于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奠定基础。
李丙蓉郑丹邓华聪刘金波兰丽珍郑宏庭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
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脂联素基因apM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能表达人脂联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为脂联素用于体内外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奠定基础。方法:自质粒pGEM-T-apM1上扩增两端带有Sal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的全长apM1基因,将PCR产物和穿梭质粒pShuttle-CMV经Sal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连接、转化、筛选,进行PCR鉴定后送双向测序。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Shuttle-CMV-apM1用PmeⅠ酶切使其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BJ5183菌,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筛选、鉴定、扩增,PacⅠ酶切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低代数的HEK293包装细胞,进行包装出毒。结果:重组穿梭质粒pShuttle-CMV-apM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成功,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产生的病毒经鉴定正确,并且无具有复制能力的腺病毒存在,生物安全性高。结论:成功的制备了apM1基因重组腺病毒,可进一步用于脂联素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李丙蓉郑宏庭邓华聪郑丹刘金波兰丽珍程伟
关键词:腺病毒同源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