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1024)

作品数:25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郑学仿唐乾曹洪玉安良梅王静云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辽宁省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光谱
  • 7篇相互作用
  • 6篇光谱法
  • 5篇紫外
  • 5篇肌红蛋白
  • 5篇红蛋白
  • 4篇离子
  • 4篇高铁肌红蛋白
  • 3篇荧光
  • 3篇圆二色
  • 3篇圆二色光谱
  • 3篇谱学
  • 3篇吸收光谱
  • 3篇细胞
  • 3篇金属
  • 3篇可见光
  • 3篇可见光谱
  • 3篇活性剂
  • 3篇光谱学
  • 3篇表面活性

机构

  • 23篇大连大学
  • 11篇辽宁省生物有...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大连帝恩生物...

作者

  • 23篇郑学仿
  • 18篇唐乾
  • 17篇曹洪玉
  • 3篇张涛
  • 3篇安良梅
  • 3篇王静云
  • 2篇张莹莹
  • 2篇裴明砚
  • 2篇李进京
  • 2篇张殊佳
  • 2篇李宜雯
  • 2篇尹红星
  • 2篇杨兰义
  • 2篇周华伟
  • 2篇杨彦杰
  • 2篇李元
  • 2篇聂新华
  • 1篇李慎敏
  • 1篇袁玉莲
  • 1篇王爱玲

传媒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大连大学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发光学报
  • 1篇Chines...
  • 1篇Chemic...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见光谱法研究肌红蛋白血红素铁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Ⅰ)被引量:7
2009年
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哺乳动物细胞主要是肌细胞贮存和分配氧的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构成,其血红素铁在氧气的传递和运输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肌红蛋白的血红素铁和外加金属离子M(Ⅱ)[Cu(Ⅱ),Zn(Ⅱ)和Co(Ⅱ)]的直接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金属离子M(Ⅱ)与肌红蛋白活性中心的Fe(Ⅱ)发生了直接相互作用,外加金属离子将铁离子从肌红蛋白中"拖拽"出来,形成部分空位肌红蛋白衍生物。同时研究了外界条件,如离子浓度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现随着外加金属离子量的增加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其作用强度依次为Co(Ⅱ)>Zn(Ⅱ)>Cu(Ⅱ)。研究证实了肌红蛋白的血红素铁与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且离子浓度对这种相互作用有影响。
唐乾郑学仿王静云刘媛媛袁玉莲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金属离子肌红蛋白相互作用
抗肿瘤生物碱Lamellarin N和Lamellarin L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Lamellarins是一类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分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吡咯生物碱,其中Lamellarin N(LMN)是Lamenllarin类化合物中的一员.LMN对一系列肿瘤细胞具有很高的细胞毒性,抑制蛋白激酶等活性,与具有强生物活性的Lamellarin D(LMD)相比更胜一筹.由于Lamellarin L(LML)结构和活性与LMN非常相似,因此对其提取分离、合成、生物活性及抗肿瘤细胞机理进行了综述.
王爱玲赵壮志郑学仿曹洪玉
关键词:蛋白激酶抑制剂细胞毒性化学合成
氮混杂金属卟啉吸收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4种金属Mg,Ni,Cu,Zn配位的自由卟啉(FBP)及氮混杂卟啉(NECP)的几何结构及分子轨道能级.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了金属与2种卟啉配位后在气体条件下的电子吸收光谱,包括激发能、吸收波长、跃迁组成和振子强度.计算结果表明,与金属配位的FBP(M-FBP)具有D4h对称性,分子轨道能级HOMO/HOMO-1和LUMO/LUMO+1因能级相近发生简并,HOMO-LUMO轨道能级差大约3.0 eV,在Soret带出现较强吸收峰.由于C/N原子位置的改变,非对称性结构的M-NECP前线轨道组成发生改变,轨道能级差(HOMO-LUMO)减小至2.6 eV左右,且能级发生分裂,Soret带出现多个电子吸收谱峰,Q带也出现吸收峰.本文研究了水、氯仿和苯3种不同极性溶剂对M-FBP和M-NECP的分子轨道及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溶剂极性减弱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并且吸收峰强度增强.
宫健曹洪玉李慎敏唐乾杨彦杰郑学仿
关键词:金属卟啉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电子吸收光谱
细胞色素b5稳定性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b5蛋白在温度和酸度变化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情况。发现在升高温度和降低pH值的情况下,细胞色素b5蛋白的荧光吸收峰均有下降的趋势,表明色氨酸残基环境的极性增加而疏水性降低,细胞色素b5内部的疏水结构有所瓦解,构象发生改变。升高温度时,圆二色谱的谱图中α-helix含量下降,说明细胞色素b5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稳定性降低。外部条件的改变,可使细胞色素b5的构象发生变化,分子内部极性增强,α-螺旋含量下降。
唐乾曹洪玉杨彦杰郑学仿
关键词:细胞色素B5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稳定性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中荧光光谱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9年
研究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阐明药物的运输和代谢以及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测定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制、结合常数、结合数、作用力类型以及药物分子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等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列举一些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最后讨论其发展方向。
王芳裴明砚唐乾郑学仿
关键词:荧光光谱药物分子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多肽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多肽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涉及激素、神经和细胞因子、免疫和生殖等多个领域。多肽的构象决定其功能,针对多肽的构象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日趋重要。多肽构象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聂新华张涛李元唐乾郑学仿
关键词:多肽相互作用
停流光谱在蛋白质动力学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介绍停流技术的原理,概述在线停流和圆二色谱、荧光光谱等仪器联用的现状,并讨论其在蛋白质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及机理领域的应用。
赵维秋李宜雯曹洪玉唐乾郑学仿
关键词:蛋白质反应动力学
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受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促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胃排空等作用,近年来成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中的热点。GLP-1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我们从4个方面对GLP-1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GLP-1的二级结构、GLP-1单个残基改变及残基间的相互作用、GLP-1不同残基片段对GLP-1结合并激活受体的影响和GLP-1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
聂新华张涛郑学仿李元曹洪玉唐乾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相互作用
光谱法对照研究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Mb(D60K)与H2O2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解肌红蛋白(Mb)表面60位天冬氨酸(Asp)突变为赖氨酸(Lys)后对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停流荧光光谱对照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野生型肌红蛋白Mb(WT)及其突变体Mb(D60K)与过氧化氢(H2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Mb(D60K)与H2O2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铁卟啉部位的紫外和荧光发射光谱数据与Mb(WT)相比,性质与功能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虽然只有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但其结构和性质发生明显变化,说明60位氨基酸在稳定蛋白结构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停流光谱的结果同样表明Mb(D60K)的结构与功能受H2O2的影响较小,Mb(WT)受H2O2影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Mb(D60K)在与H2O2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结构稳定性提高。
职秋艳唐乾曹洪玉安良梅张莹莹郑学仿
关键词:肌红蛋白光谱法蛋白结构
Inhibitive effect of 3-bromopyruvic acid on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 cells involv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tic induction被引量:13
2009年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in women and is highly resistant to chemotherapy Due to its high tumour selectivity, 3-bromopyruvic acid (3-BrPA), a well-known inhibitor of energy metabolism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pecific anticancer agent. The present study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3-BrPA on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the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 cell line and other antitumour mechanisms. Methods MCF-7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3-BrPA for 1-4 days, and cell growth was measured by 3-(4, 5-dimethylthiazol-2-yl)-2, 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Mark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MCF-7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3-BrPA were observ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indicate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Bcl-2, c-Myc, and mutant p53. Results 3-BrPA (25 μg/m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MCF-7 cells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The MCF-7 cells exposed to 3-BrPA showed the typ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poptosis, including karyopycnosis, nuclear condensation and oversize cytoplasmic particles. In addition, flow cytometric assay also showed more apoptotic cells after 3-BrPA stimulation. The cells at the GO and G1 phases were dramatically decreased while cells at the S and G2/M phases were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3-BrPA treatment after 48 hours. Furthermore, 3-BrPA stimulation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s of Bcl-2, c-Myc and mutant p53, which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Conclusion 3-BrPA inhibits proliferation, induces S phase and G2/M phase arrest, and promotes apoptosis in MCF-7 cells, which processes might be mediated by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s of Bcl-2, c-Myc and mutant p53.
LIU Xiao-hongZHENG Xue-fangWANG Yong-l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