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SCWY09-08)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镇源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论德里达“延异”概念对文学翻译批评“忠实”伦理观之消解被引量:4
- 2010年
- "忠实"伦理观试图将文学翻译批评束缚在"忠"与"不忠"两个极端,从而使其陷入二元对立的泥沼。德里达的"延异"概念认为能指所指涉的事物只是一个虚幻的在场,而不是事物本身。这就消解了意义的绝对性,也终结了"忠实"的神话。这样的解构促成文学翻译批评转向关注译者本身,同时也促使研究者转而探究影响译文面貌的诸多文本外因素。
- 杨镇源
- 关键词:忠实延异解构
- 论“忠实”之后的文学翻译伦理重构被引量:2
- 2010年
- 解构主义消解了传统文学翻译的"忠实"伦理,释放了译者被压抑的主体性。然而,这一思潮在将译者主体性推至极端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学翻译在本体论上的沦落。本文立足实践,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考察文学翻译活动,指出应在"忠实"消解之后依托主体间性重构文学翻译伦理。
- 杨镇源
- 关键词:翻译伦理主体间性解构主义
- 作为寓言的本雅明——文化战略视角下本雅明翻译观的重释
- 2009年
- 本文试图从文化战略观的视角出发对本雅明的译论作出寓言式的解读,指出本雅明通过直译达到纯语言的论断实际是一种文化战略的号召,即主张翻译通过彰显作为异质文化的他者来促成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尽可能地建构人类文化的和谐通融。这样的解读剥去了本雅明译论的神学外衣,肯定翻译的现实方向性,从而发掘其现世的、建构的、积极的意义,使翻译更有力地服务于现实的文化建构。
- 杨镇源
- 关键词:翻译观纯语言直译
- 论“守经达权”框架下翻译规约机制之重构
- 2010年
- 后现代主义思潮从根基上消解了曾经盛行译界的"忠实"准则,也为译学界提出了重构翻译规约机制的要求。本文主张以传统儒家观念"守经达权"为框架,在树立一定翻译价值观的同时,允许翻译活动审时度势地采取种种权变策略,以此在伦理的平台上实现"忠实"准则之后翻译规约机制的重构。在这一规约机制下,翻译活动应当"以道御术",在价值观信念上做到对语言和文化异质的尊重,同时在具体翻译策略上做到随机应变。
- 杨镇源
- 实践诠释学视阈下韦努蒂的“差异伦理”被引量:3
- 2010年
- 为挑战西方译坛盛行的欧美中心主义,美国当代译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了以尊重差异为旨归的"差异伦理"观念。然而,这一观念极易给人留下偏激的印象,似乎是韦努蒂在"异化/归化"二元对立的思维下制造的一种极端化价值取向。本文将这一翻译伦理观念纳入马克思实践诠释学的视阈之下进行考察,指出"差异伦理"的立足点并不在于对"归化/异化"两极的选择,而是在于翻译活动对待差异的道德态度。由此"差异伦理"与绝对化思维划清界线,获得了更大的包容度和张力。这一论证在消除对"差异伦理"的误读,还原韦努蒂初衷的同时,也凸显了这一伦理观念在实践层面的价值。
- 杨镇源
- 关键词:道德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