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08B15)
- 作品数:2 被引量:46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宝善葛洪魁王伟涛袁松湧杨微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主动震源检测汶川地震余震引起的浅层波速变化被引量:41
- 2009年
- 为了监测汶川地震后断裂带附近的波速变化,2008年6月,我们利用快速响应探测系统,在龙门山断裂带北端进行了为期3周的连续观测实验。实验使用电动落锤作为主动震源,GPS连续同步授时的高精度数采作为接收系统。利用记录到的高时间精度观测数据,结合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计算了P波和面波走时的相对变化,来表征地下波速的变化。我们观测到两次面波波速的异常变化,变化幅度最高达到2%,远远大于气压变化所能引起的波速变化。结合该时段内地震活动记录,我们认为面波的波速变化是由在附近发生的两次地震事件的同震效应引起的,该观测结果同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 王伟涛王宝善葛洪魁陈颙袁松湧杨微李宜晋
- 关键词:汶川地震波速变化同震效应
- 文安地震深度的精确测定及其同华北地壳低速层的关系
- 人们在研究大陆地壳的组成和结构时,发现在各种大地构造单元中广泛存在低速层,而尤以现代活动构造单元更为普遍。大量地球物理综合探测表明,华北地壳中存在高速层和低速层相间的现象。同时,华北地区也是我国东部强烈地震活动区之一,对...
- 王伟涛倪四道罗艳陈颙
- 反褶积干涉成像及其在随钻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随钻地震是石油工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钻头破岩的连续随机振动信号进行钻前预测,通常需要利用钻头震源函数与地面记录互相关进行处理,而地下数千米震源函数的获取难度很大,成为制约随钻地震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反褶积干涉成像是在互相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利用随机噪音获得地震台站间的格林函数,对地下构造和速度结构成像,同时这种方法不依赖于震源函数信息.本文回顾了干涉成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互相关干涉和反褶积干涉的原理、方法和特点,结合随钻地震数据处理需要,结合实例分析了反褶积干涉应用于随钻地震数据处理的前景,为发展新型随钻地震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 黄伟传葛洪魁王宝善王兆明
- 关键词:反褶积干涉成像互相关随钻地震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