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基金(6110506)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长琴徐立华杨德银张培通李国锋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纤维品质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措施
  • 3篇棉花
  • 3篇高品质棉
  • 2篇栽培技术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栽培技术体系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缩节胺
  • 1篇相关系数
  • 1篇麦克隆值
  • 1篇棉花生产
  • 1篇棉花纤维
  • 1篇棉花纤维品质
  • 1篇克隆
  • 1篇烂铃
  • 1篇花生

机构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杨德银
  • 5篇徐立华
  • 5篇杨长琴
  • 4篇张培通
  • 1篇李国锋

传媒

  • 3篇棉花学报
  • 1篇中国棉花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施氮量对科棉3号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效应被引量:20
2008年
研究了N素积累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提高盛铃期蕾铃干物重是高产的关键,盛蕾至盛花期营养器官和盛花至盛铃期各器官N素积累与盛铃期棉花蕾铃干物重呈显著正相关。伏桃产量随盛花期棉花各器官N素积累增加而显著提高,伏桃产量和早秋桃产量分别随盛铃期叶片和茎枝N素积累增加而提高,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产量随盛铃期蕾铃N素积累增加而提高。施N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烂铃率和纤维N代谢。综合来看,施N量过高,主要是导致烂铃率大幅度提高,对纤维长度、强度和麦克隆值等影响都大,而在适宜施N量以内,施N量增加,棉纤维强度和麦克隆值表现为降低的趋势,而对棉纤维长度影响不大。
张培通徐立华杨长琴杨德银
关键词:棉花氮素
主要栽培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纤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于2005-2006年研究了密度、施肥和化控等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纤维品质的效应,发现烂铃和不同时期成铃的纤维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栽培措施影响烂铃率和棉花结铃分布,从而影响纤维品质。高N和不化控处理,伏前桃和伏桃烂铃率提高5~10倍,增加施N量和减少化控是导致烂铃率高的主要原因。后期植株全N含量与烂铃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控制后期各器官N代谢有利于降低烂铃率。随施N量增加,后期结铃分布逐步提高;增加密度(尤其是高密度)导致伏桃比例降低,而伏前桃和晚秋桃比例增加;化控量增加前中期铃分布比例提高,中后期铃比例降低。从降低烂铃率和提高优质铃比例两方面综合分析,应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施N总量,N肥前期适当增加,中期稳定,后期减少;化控用量总量略增,运筹上做到"花前减,花期稳,封顶增"。
张培通徐立华杨长琴杨德银
关键词:高品质棉栽培技术
缩节胺对高品质棉成铃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6
2006年
试验设置高控、适控处理,以不控为对照,研究缩节胺对高品质棉成铃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控8月11日以后成铃率比适控和不控分别减少3.8和7.8个百分点,不控7月20日以前成铃率比高控和适控分别减少5.1和6.6个百分点。②适控全生育期平均铃重比高控和不控分别提高8.28%和8.06%,壳铃比高控分别比适控和不控提高6.67%和9.22%。③高控单铃种子数比适控和不控分别减少5.32粒和3.84粒,单铃不孕子数分别提高3.55粒和3.16粒。④高控、适控和不控衣分分别为37.20%、38.75%和40.25%。子指分别为13.34 g、12.48 g和11.49 g。⑤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处理间影响较小,高控有降低棉纤维的比强度提高麦克隆值的趋势,差异不显著。
徐立华杨长琴李国锋杨德银
关键词:缩节胺高品质棉成铃纤维品质
主要栽培措施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于2005—2006年在江苏省南京、盐城、湖北、安徽安排试点,通过研究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水平和缩节胺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分析密、肥、调等主要栽培技术对其纤维品质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
徐立华张培通杨长琴杨德银
关键词:纤维品质相关系数麦克隆值栽培措施
栽培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产量形成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张培通徐立华杨长琴杨德银
关键词:高品质棉栽培措施棉花生产栽培技术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