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M303321)
- 作品数:6 被引量:142H指数:5
- 相关作者:俞存根宋海棠姚光展江新琴虞聪达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海洋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锈斑婚为一种海产大型经济蟹类,可以作为海水养殖和人工增殖放流的对象,研究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蝽卵孵育时间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模型,所得结果可为锈斑蜉人工培育、创造其胚胎发育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预测锈斑蜉抱卵孵育时间。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期间,取分布在东海的锈斑蜉抱卵亲蟹,在实验室水族箱(80cm×45cm×55cm)内饲养,然后在温度14--36℃、盐度15--35之间设置梯度,进行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蜉卵孵育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这两个环境因子都对锈斑婿的卵孵育时间有显著影响。锈斑蜉卵孵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1--29℃,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胚胎发育速度越快,孵育时间越短,最适培育温度为27--29℃,其生物学零度为15.68℃;适宜盐度范围20--35,在此范围内,盐度越高,胚胎发育速度越快,孵育时间越短。最适培育盐度为30--35,盐度与锈斑蜉卵孵育时间的关系拟合曲线方程为:D=0.53+200.24—0.14S+0.24S(R^2=0.99,P〈0.01)。
- 江新琴俞存根陈全震
- 关键词:温度盐度胚胎发育
- 东海武士蟳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俞存根宋海棠姚光展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繁殖盛期怀卵量渔获率资源密度雌雄性比
- 东海中南部海域锈斑蟳渔业生物学和数量分布被引量:12
- 2005年
- 研究了1998-1999年东海区虾蟹类调查所获的部分锈斑蟳样品与1998~2004年在东海拖虾作业与蟹笼作业等周年逐月渔获物中采集的锈斑蟳样品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东海锈斑蟳渔获群体的甲长范围为26~105 mm,甲宽范围为36~165 mm,体重范围为5~610 g,雄性个体平均要略大于雌性个体;周年雌蟹略多于雄蟹,性比为1∶0.94,繁殖期为7~12月,繁殖高峰期为8~10月,不同个体怀卵量在113 867~1 594 167粒之间;调查海区10月开始出现幼蟹,5月生长加速,最小抱卵个体的甲长为60 mm,甲宽为85 mm,体重为110 g.另根据1998~1999年调查资料分析得知:锈斑蟳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渔场以南水深60 m以内海域,中心区分布在闽东渔场,渔期为11月~翌年2月,是舟山、长江口渔场三疣梭子蟹汛期结束后,蟹笼、流刺网作业的又一主捕对象.
- 俞存根宋海棠姚光展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 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6
- 2005年
- 依据1998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1999年2月(冬季)在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对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蟹类优势种有双斑、银光梭子蟹、细点圆趾蟹、长手隆背蟹、日本、武士、锈斑、三疣梭子蟹、泥脚隆背蟹、锐刺长蟹和纤手梭子蟹。其中银光梭子蟹、细点圆趾蟹、双斑和三疣梭子蟹是东海蟹类的主要优势种。常见种是艾氏牛角蟹、红星梭子蟹、绵蟹、变态、光掌、十一刺栗壳蟹、七刺栗壳蟹、象牙长螯蟹、卷折馒头蟹、直额、武装筐形蟹和显著琼娜蟹。种类组成特征方面,冬、春季蟹类少数优势种的优势性明显,秋季优势度种间差异不明显。种类数比较:东海南部最多(57种),中部次之(45种),北部最少(仅37种);不同季节间,春季最多(57种),其次是夏季(53种),秋、冬季较少(仅49种);水深越深的水域,种类数越多。多样性比较:冬、春、秋3季,从北到南,蟹类多样性逐渐增高,且随着水深加深而增大;夏季不同,水深小于40m的浅海多样性指数最高。东海蟹类共可分为3个生态类群,即广温广盐生态类群、高温广盐生态类群和高温高盐生态类群。
- 俞存根宋海棠姚光展
- 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26
- 2009年
- 依据2006年5月(春)、9月(夏)、11月(秋)和2007年2月(冬)在东海中南部外海(26°00′N—28°30′N,126°00′E以西)海域虾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采获虾类32种,隶属于11科22属,优势种有长角赤虾(Metapenaeopsis longirostris)、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东海红虾(Plesionika izumiae)、九齿扇虾(Ibacus novemdentatus)、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凹管鞭虾(Soleno cerakoelbeli)、大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其中长角赤虾、戴氏赤虾、东海红虾、假长缝拟对虾和哈氏仿对虾是主要优势种,常见种是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脊单肢虾(Sicyonia cristata)、葛氏长臂虾(Palaemongravieri)、日本鼓虾(Alpheusjaponicus)、全刺拟长额虾(Parapandalusspinipes)和齿额红虾(Plesion-ika dentirostris)。东海中南部外海大部分虾类属于高温高盐生态群落,虾类丰度空间分布呈现120m等深线以西的站位高,120m等深线以东站位低的特征,但是秋季和冬季的生物丰度普遍减小,冬季整个海域的虾类丰度基本达到全年的最低值。不同季节中,秋季种类最多(22种),其次是冬季(20种),春、夏季较少(分别为17种、18种);Margalef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整个海区四个季节的均匀性指数(J′)较为稳定。从空间分布来看,4个季节中东海中南部外海120m等深线以西站位多样性指数高于120m等深线以东的站位;运用聚类和非线性多维标序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表明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可分为两个群聚类型,即较深海域群聚和外缘群聚。
- 陈小庆俞存根虞聪达章飞军宁平
- 关键词:虾类群落结构优势种多样性
- 蟹类繁殖力和卵巢发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7年
- 蟹类不仅是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而且在海洋生态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开发和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视。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生产应用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对蟹类繁殖力和卵巢发育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繁殖力因种而异,并与栖息地纬度等因素有关。卵巢发育受到神经内分泌(神经激素和神经递质)和外界环境(温度、盐度、光照、底质等)等方面的影响。重量法和组织切片技术分别是当前繁殖力和卵巢发育研究的主要手段。体积法和解剖法在繁殖力研究中的应用有待于开发。卵巢发育研究应结合蟹类基础生物学,特别是生活史和习性等方面的研究。
- 江新琴俞存根陈全振
- 关键词:繁殖生物学繁殖力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