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032)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戈小虎姜孝奎朱兵朱锋王秉林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哈萨克族妇女分娩前后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妇女分娩前后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易发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检测比较36例哈萨克族妇女和39例汉族妇女分娩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定量(Fbg)、D-二聚体(D-D)、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活化蛋白C抵抗(APCR)比值。结果分娩前哈萨克族妇女与汉族妇女相关指标比较,D-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TA、INR、APTT、Fb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组分娩后PS较分娩前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哈萨克族组分娩后PC、PS低于汉族组分娩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汉族组分娩后与哈萨克族组分娩前比较,PC、APCR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哈萨克族妇女分娩前后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PC、PS活性较汉族妇女低可能是其分娩前后易发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分娩前后进行凝血、抗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检查对预防哈萨克族妇女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临床意义。
- 赛里木焦永慧姜孝奎田广磊冯晖胡惠良戈小虎
-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凝血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深静脉血栓
- 新疆哈萨克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1005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住哈萨克族人群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及活化C蛋白抵抗值,分析该人群遗传性易栓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1005例新疆哈萨克族人遗传性易栓症患病率为31.0%,抗凝血酶Ⅲ缺乏症、蛋白C缺乏症、蛋白S缺乏症及活化C蛋白抵抗患病率分别为16.4%、14.9%、20.6%和7.8%;男性人群蛋白c、蛋白S活性值与女性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患病率在年龄、吸烟量及新鲜蔬菜摄人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量、年龄、新鲜蔬菜摄入量是哈萨克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的影响因素(OR=1.216,95%CI:1.061~1.393,P=0.005;OR=1.261,95%CI:1.U0~1.433,P=0.000;OR=0.665,95%CI:0.547~0.808,P=0.000)。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患病率较高,高龄、吸烟量大及新鲜蔬菜摄入量少是其影响因素。
- 朱锋戈小虎慈红波田广磊姜孝奎王秉林
- 关键词:遗传性易栓症流行病学患病率影响因素
- 新疆哈萨克族遗传性易栓症人群中活化C蛋白抵抗、蛋白C和蛋白S的联合缺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1)探究哈萨克族人群中是否存在PS缺陷和APC-R并存的患者,该患者的血浆内PS活性与APC-R值是否存在相关性;(2)探究哈萨克族人群中是否存在PC缺陷和APC-R并存的患者,该患者的血浆内PC活性与APC-R值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选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驻哈萨克族人群,测定该健康人群PC、PS活性及APC-R。结果:共纳入1 005名哈萨克族健康志愿者(男性332名,女性673名),平均年龄(41.13±11.50)。通过研究得出:PS缺陷和APC-R并存的患者有32例,这些患者血浆中PS活性与APC-R值存在显著正相关;PC缺陷和APC-R并存的患者有27例,这些患者血浆中PC活性与APC-R值存在正相关。结论:在新疆哈萨克族联合缺陷患者中,APC-R与PS缺陷、APC-R与PC缺陷可能相互存在关联,共同作用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 朱锋戈小虎慈红波姜孝奎王秉林
- 关键词:遗传性易栓症哈萨克族人群
- 丙泊酚静脉全麻后复合罗哌卡因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全麻后复合罗哌卡因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记录并统计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22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上根据临床麻醉用药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把2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3例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并维持临床麻醉,治疗组113例给予丙泊酚+罗哌卡因联合麻醉。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手术苏醒后24 h内腹腔脏器和切口疼痛程度(VAS评分>4分患者术后注射杜冷丁镇痛;采用R amsay Sedation Scale(R SS)镇静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术前、术后监测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分析麻醉后相关恢复指标、术后疼痛、术后镇静情况、术后皮质醇浓度及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 N V)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相关恢复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痛、切口痛VA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质醇浓度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追加镇痛患者68例,治疗组无追加镇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恶心呕吐P0N V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静程度RS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后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在同样的镇静效果下能改善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降低术后24 h内的VAS评分,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介纳朱兵
- 关键词:丙泊酚罗哌卡因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 遗传性易栓症中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研究进展
- 2013年
- 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是遗传性易栓症研究的重大突破。本文对凝血酶原分子生物特性及其在凝血机制中的作用、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的发现及其与静脉、动脉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朱锋戈小虎
-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遗传性易栓症
-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142例的临床疗效分析(附12例妊娠病例)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HIFU治疗的1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连续1、3、6、12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效随访118例,彩超检查显示治疗后第1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5%,第3个月缩小59%,第6个月缩小85%,第12个月缩小80%。110例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3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恢复正常水平,45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明显减少,基本恢复正常值,68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仍高于正常值;2例在治疗后12个月经量变化不大,总有效率为98.3%。118例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34例在治疗后随访的12个月内痛经消失,80例在治疗后随访的12个月内仍有轻度痛经,4例在治疗后随访的12个月内仍有中度以上痛经,总有效率为96.6%。随访过程中发现12例再妊娠病例。结论: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且不影响患者妊娠,能够满足患者保留子宫、再生育的需求,可作为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 孙海燕黄淑华王伟阿也提李丽玛依努尔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临床疗效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肝癌分期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探讨其在肝癌不同分期及预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且资料完整的50例肝癌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比较肝癌患者不同分期及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本组50例肝癌患者各临床期血浆D-二聚体检测含量为Ⅰ期(0.43±0.10)mg/L,Ⅱ期(0.60±0.14)mg/L,Ⅲ期(1.65±0.32)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上升且随肿瘤分期逐步进展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癌患者治疗后缓解组40例,未缓解组10例,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为(0.84±0.12)mg/L,治疗后缓解组D-二聚体含量为(0.50±0.21)mg/L,治疗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预后的参考指标。
- 邓杰阿不来提朱兵程林买海木黄志高
- 关键词:D-二聚体肝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