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K08-06)

作品数:14 被引量:336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同昇李同升周杜辉哈斯巴根王国爱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甘肃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城乡
  • 2篇一体化
  • 2篇统筹
  • 2篇空间分异
  • 2篇基础设施
  • 2篇城市
  • 2篇城乡关联
  • 2篇城乡一体
  • 2篇城乡一体化
  • 1篇单位人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省辖市
  • 1篇统筹发展
  • 1篇评价指标
  • 1篇区域城镇化

机构

  • 13篇西北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李同昇
  • 4篇李同升
  • 2篇段晶晶
  • 2篇哈斯巴根
  • 2篇王国爱
  • 2篇周杜辉
  • 2篇吴涛
  • 1篇杨卫丽
  • 1篇牛晓春
  • 1篇杜忠潮
  • 1篇牛西平
  • 1篇刘洋
  • 1篇李同
  • 1篇牛叔文
  • 1篇王书斌
  • 1篇陈辉
  • 1篇张志学
  • 1篇吴文恒
  • 1篇芮旸
  • 1篇梁春晓

传媒

  • 2篇规划师
  • 2篇人文地理
  • 2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被引量:150
2013年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的考辩,建立由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发展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区分为5个等级类别:最高(西安)、较高(宝鸡、延安、铜川、榆林)、中等(咸阳)、较低(安康、汉中、渭南)和最低(商洛),区域差异呈现为陕北较高,陕南较低,关中(西安)突出的现象。不同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因素之间、相同城市的各评价因素之间皆存在水平上的差异,发展不均衡。陕西省城镇化过程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发展,而人口集聚及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表现,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化综合发展并不同步,需要统筹城乡、兼顾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
县域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大西安为例被引量:27
2010年
在总结城乡一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市和乡村这两个子系统出发,选取城市发展水平、乡村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三个功能目标层构建县域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大西安地区各区县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城乡关联度、城市发展水平、乡村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相互之间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其中城市发展水平对城乡关联度影响最大。
段晶晶李同昇
关键词:城乡关联度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ID分异指数等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县域综合评价水平在数值上呈现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分布;空间上呈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的总体分布;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研究认为加强三大地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推行差异化的县域发展战略是陕西省全面实现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选择。
周杜辉李同昇哈斯巴根
关键词:空间分异
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地域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作为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运用变异系数和离差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进行类型划分,可划分为强响应区、中等响应区、弱响应区三种类型区;运用广义脉冲响应法对三种类型区分别进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动态研究,探讨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时空差异性。
王书斌李同昇
关键词:城市化响应
陕西省城市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城市流动人口与各项经济社会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流动人口与总人口、市区人口等15个因素都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与市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市区职工工资之间呈现负相关;用两个主成分能够代表所有的变量,得到流动人口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结论流动人口规模与各个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效果较好,可以用于预测;陕西省各个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不尽一致。
段晶晶李同升
关键词:流动人口影响因素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被引量:28
2011年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周杜辉李同昇哈斯巴根杨卫丽
关键词:空间分异
陕西省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动态关系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以陕西省为例,在对近20年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199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历了同步发展到拮抗的演变过程;②陕西省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变化与城乡关联度变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城乡关联度变化仅是能源给水设施建设水平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③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变化一直受到自身及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且后者的方差贡献逐渐增大,其中道路设施建设水平的方差贡献率在第5期(即1994年)超过了其自身的贡献率。
吴涛李同昇芮旸李献波
关键词:城乡关联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在深入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设施4个方面构建了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关中地区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关中5个地市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差异与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农业发展条件是影响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因素。(2)关中5个地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3种类型:宝鸡市——城市过度建设型,咸阳市——城乡均衡建设型,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乡村过度建设型。
吴涛李同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消费水平不一,造成人口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差距较大。本文探究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源环境影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科学协调发展。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单位人概念,研究了1957年-2005年中国城乡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序变化及相对状况。结果表明,当前1个单位人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950年代6~7个单位人的压力;1个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约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消费占用的空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超过农村居民约20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增加了34.2倍,农村居民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村居民占63.91%,2005年城镇居民占68.05%、农村居民为31.95%;1997年之前农村人口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较大份额,1997年以来城镇人口消费成为资源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
吴文恒牛叔文陈辉
关键词:资源环境单位人城乡
我国城镇密集区的区域统筹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正面临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行政区划分割各自为政、制度与法规不合时宜等突出问题。对此,要在总结国际城镇密集区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城镇密集区实行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统筹城市与区域发展、加强城市合作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本质要求;健全区域统筹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强调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握主体功能区划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新理念。
王国爱李同升
关键词:城镇密集区区域统筹发展区域规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