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1S03)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卢亚明马慧娜马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人学
  • 2篇新时期文论
  • 2篇文论
  • 2篇文学
  • 1篇学史
  • 1篇意识形态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视觉
  • 1篇视觉文化
  • 1篇思潮
  • 1篇批评家
  • 1篇人道主义
  • 1篇人道主义思潮
  • 1篇主观
  • 1篇主观性
  • 1篇文化
  • 1篇文学反思
  • 1篇文学公共领域
  • 1篇文学批评

机构

  • 5篇保定学院

作者

  • 5篇卢亚明
  • 1篇马晶晶
  • 1篇马慧娜

传媒

  • 2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世纪80年代文论中的“人学”问题研究述评
2012年
目前对20世纪80年代"人学"问题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80年代"人学"问题讨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是文论史、学术史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三是文论家、美学家个案中"人学"思想的研究;四是思想史对人道主义思潮的研究。研究80年代文论中的"人学"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新启蒙"的思路,一条是解构"新启蒙"的思路。
卢亚明
关键词:新时期文论人道主义思潮人学
视觉主导的文化
2012年
2009年三月导演王家卫推出了旧作《东邪西毒》的新版本——《东邪西毒:终极版》,影片在影像、声音上都进行了重新修复。除了声效外,影片还在两个方面与旧作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一是画面更加唯美;二是增加了文字说明。从这两方面,正可以表征出这十几年来视觉文化的兴起,并能引发我们思考视觉性同文学性、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摆脱语言文本后的视觉凸显意味着什么;电影叙事与解读以语言文本为依托;视觉主导并不意味着视觉替代。
卢亚明马晶晶
关键词:《东邪西毒》视觉文化
“主观性”·“意识形态”·“社会性”——“美学大讨论”时期朱光潜的人学话语研究
2013年
朱光潜将"人学"的学理化进程纳入到他长期关注并为之努力的一个问题域,即如何解决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状态,如何安置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位置。从朱光潜的思想路径来看,从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到新时期,朱光潜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从关注"主观"到关注"主体",从强调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到将艺术创作视为一种作为实践的生产劳动,即艺术生产这样一个过程。"美学大讨论"时期,朱光潜虽然标举"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但是这在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二元对立的理论前提下是不能成立的,在自然与社会对立的预设下是不能实现的。正是在这种困境下,朱光潜将目光转向了"人"。
卢亚明
论批评家在“文学公共领域”建构中的批评意识
2013年
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问题成为近两年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批评家的活动对"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批评活动可以成为团结公共的中介,合理地进行对话交往的批评可以内在地形塑公众参与社会文化议题的讨论方式。在当今我国学界倡导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文化语境下,文学批评家应具备认同意识、对话意识和实践意识。
卢亚明
关键词:文学公共领域文学批评家
20世纪80年代文论研究述评
2013年
在"重返80年代"的理论视野下,20世纪80年代文论研究成为当前学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界对80年代文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资料收集与初始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质疑与反思阶段;2000年以来的重返与重写阶段。
卢亚明马慧娜
关键词:新时期文论文学反思文学史人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