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199)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韩昭庆杨庭硕孙涛马琦陆丽雯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吉首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雍正
  • 2篇石漠化
  • 1篇档案
  • 1篇地方官
  • 1篇地方官员
  • 1篇疑似
  • 1篇雍正朝
  • 1篇雍正时期
  • 1篇岳钟琪
  • 1篇植被
  • 1篇善后事宜
  • 1篇生态后果
  • 1篇清初
  • 1篇清末
  • 1篇外来物种
  • 1篇物种
  • 1篇苗疆
  • 1篇苗民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档案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4篇韩昭庆
  • 1篇马琦
  • 1篇杨庭硕
  • 1篇杨士超
  • 1篇陆丽雯
  • 1篇孙涛

传媒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历史地理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穷荒异瘠到荒年甚少荒地甚多——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认知的转变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通过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描述的对比研究发现,康熙时期文献显示贵州多山少树、田土多石,部分地区已出现石漠化景观,是一片穷荒异瘠的土地,地方官员劝垦的态度消极悲观,更多的是向康熙争取特殊政策。雍正时期地方官员以积极的态度在贵州实施劝垦,认为贵州气候适宜,即便气候异常,有山有平地的起伏地形保证贵州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贵州的森林往往是"逆苗"藏身之处,成为剿苗的障碍,故"焚烈山泽"成为如同"疏浚江河,挑筑沟坝,垦辟荒芜"一样重要的政务。文章指出,两朝官员眼里的贵州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两朝最高统治者治理贵州的思路和要求不同;二是地方官员针对的地区相异。
韩昭庆
关键词:环境认知康熙时期雍正时期
论外来物种引入之生态后果与初衷的背离——以“改土归流”后贵州麻山地区生态退变史为例被引量:20
2010年
清雍正"改土归流"前,贵州麻山地区属于"生界",改土归流过程中才着手在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设置行政机构,对当地的苗族居民实施有效的直接统治。清廷出于确保税源和施惠于民的考虑,先后向这一地区引进多种外来农作物,并由此引发了当地苗族传统生计方式的巨变。这些政策执行之初,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引进的外来作物与当地特有的自然与生态背景不相兼容,以至于随着这些外来物种种植规模的扩大,对当地自然与生态结构的脆弱环节构成直接冲击,经长期积累后,到了民国后期,终于以大面积"石漠化"生态灾变形式暴露出来。分析这200余年间的历史过程,集中表现为决策的初衷与其导致的生态后果相背离。
杨庭硕
关键词:外来物种改土归流生态后果
明代至清初贵州交通沿线的植被及石漠化分布的探讨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明清方志、游记、朱批奏折,以"移步换景"的视角,考察明代至清初贵州交通沿线的植被分布及变迁,并从石漠化地表景观、石漠化敏感性影响因子及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现状的对比等角度解读文献中所见的石漠化现象。结论认为,明末清初今贵州安顺、镇宁、六枝、盘县、普安等地已产生石漠化现象。
韩昭庆陆丽雯
关键词:明代石漠化植被
明清贵州插花地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本文借助古地图、地名学等方法和GIS手段,以贵阳府和安顺府为重点复原清末贵州插花地,并探讨其分布特征及成因,认为:(1)清末贵州81%的县级政区存在插花地,其中以安顺、贵阳、镇远、思州、黎平等府亲辖地及其附郭县的插花地最为集中;(2)贵州插花地众多与其政区设置的方式有关,贵州府、县政区或在原卫所屯田之地,或在土司所辖领地,或在剿抚土著居民聚居区设置,由于这些地区原本互相穿插,穿插的部分导致了贵州插花地的产生;(3)府亲辖地多源自于原土司领地;(4)贵州插花地长期存在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
马琦韩昭庆孙涛
关键词:清末
贵州民国档案中所见“疑似石漠化”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状况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对贵州省民国时期档案与相关资料的分析,依据各县"不能生产之石山"占该县总面积的百分比,把相关39县划分为四个程度不同的"疑似石漠化"地区:重度石漠化地区(≥50%)、中度石漠化地区(<50%≥20%)、轻度石漠化地区(<20%≥5%)和无明显石漠化地区(<5%)。民国时期,毕节地区东部、安顺市、黔西南地区、铜仁及其周边地区的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除了铜仁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状况与今日的吻合。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程度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反映人类活动是石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地区与碳酸盐岩的分布高度吻合,反映了石漠化的自然成因。
韩昭庆杨士超
关键词:民国时期
雍正开发贵州的决策过程、原因及其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一、问题及材料相对其他地区,贵州开发较晚,明代建省后,今日贵州的大部分地区才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赋税体系,伴随移民的迁入,贵州得到一定开发。但是终明一代,军事目的远甚于经济开发,直到清代雍正时期,才认真着手贵州开发的事。考察这段时期的治黔策略、动因及影响,将有助于深化贵州地区史的研究,也有助于贵州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石漠化演化过程中人文因素的研究。
韩昭庆
关键词:雍正朝岳钟琪苗疆苗民善后事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