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外合作欧盟第六框架协议计划项目(INCO-CT-2004-510706)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5
相关作者:蓝东兆曹志敏李桂海王珊珊尹维翰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外合作欧盟第六框架协议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象山港
  • 3篇养殖
  • 2篇底栖硅藻
  • 2篇营养
  • 2篇营养元素
  • 2篇中营养
  • 2篇硅藻
  • 2篇沉积物
  • 1篇养殖海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结构特征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柱状沉积物
  • 1篇颗粒有机碳
  • 1篇空间分异
  • 1篇控制过程

机构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 1篇海南省海洋与...

作者

  • 6篇蓝东兆
  • 4篇曹志敏
  • 3篇翟滨
  • 3篇尹维翰
  • 3篇王珊珊
  • 3篇李桂海
  • 2篇兰彬斌
  • 2篇吴瑞
  • 1篇方琦
  • 1篇高亚辉
  • 1篇许江
  • 1篇陈长平
  • 1篇关伟

传媒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台湾海峡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对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特征,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含量较高,已对底栖生物产生生态毒性;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域营养元素超标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控制营养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尹维翰曹志敏蓝东兆翟滨李桂海王珊珊
关键词:营养元素影响因素象山港
象山港颗粒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了夏季象山港海区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水理化因子的关系。POC含量6月最低,平均为0.68 mg/L,7月最高,平均为1.58 mg/L,8月居中,平均为1.11 mg/L。结果表明,POC空间分布很不稳定,呈港内向港外逐渐递减的趋势。影响POC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水温、pH、chla和盐度,其对POC含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0.31、23.17、17.96和11.40。
尹维翰曹志敏蓝东兆翟滨李桂海王珊珊
关键词:象山港颗粒有机碳空间分异
厦门西港沉积环境变化及重金属的污染累积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测定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及现代沉积速率,重现了厦门西港近70a的沉积环境变化及重金属的污染历史,探讨了沉积环境对重金属累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西港污染指示元素为Cu,Zn,Pb,As,富集程度依次为As>Cu>Zn>Pb,元素Cr,Cd和Hg在研究海域内没有富集现象.综观70a来,厦门西港沉积物组成变化较大,沉积环境变化明显,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变化特征与当时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变化紧密相关.研究表明,沉积物来源越稳定,沉积物粒径越小,分选性越好,则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越高;同时,各层位的绝大部分重金属与有机碳和硫化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李桂海曹志敏蓝东兆许江关伟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环境柱状沉积物
象山港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2005年5月到9月对象山港海域五个航次的监测结果,对象山港海域水体和底质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水质恶化严重;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区营养元素超标的主要因素,也是控制营养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翟滨曹志敏蓝东兆王珊珊李桂海尹维翰
关键词:营养元素养殖海域象山港
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于2005年5月和11月对浙江省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底栖硅藻与水温、营养盐、潮汐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硅藻33属124种.硅藻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细胞丰度高于秋季.主要优势种为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春、秋季平均占总细胞数的25.8%.种类的季节变化反应硅藻对水温的适应性,潮汐、盐度、pH值对底栖硅藻组成影响并不明显.秋季营养元素含量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
吴瑞蓝东兆高亚辉陈长平兰彬斌
关键词:象山港养殖潮间带硅藻
象山港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于2005年5月(春季)和11月(秋季)对浙江省象山港海域底栖硅藻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底栖硅藻与水温、盐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硅藻46属179种,硅藻种类数在春季共有46属164种,秋季减少到22属52种。种类组成以广温种为主,其次是暖水种和温水种。主要优势种有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等。细胞丰度范围在(0.007-6.851)×10^3个/g之间,平均值为1.522×10^3个/g。春季硅藻丰度较高,平均值为2.974×10^3个/g,秋季为0.071×10^3个/g。不同站位间硅藻的分布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硅藻细胞丰度最高值位于港顶部鱼排密集区9号站位,春季细胞丰度值为6.851×10^3个/g,秋季细胞丰度值为0.143×10^3个/g。硅藻丰度较高的有位于鱼排区的3号、4号、5号、7号站位,其余较低。硅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春季较高,秋季降低。底栖硅藻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与盐度关系不大。
吴瑞高亚辉蓝东兆兰彬斌方琦
关键词:象山港养殖底栖硅藻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