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234)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林榕杰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米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考论
  • 3篇兼及
  • 2篇政治
  • 2篇司马懿
  • 2篇老子
  • 2篇《老子》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道家哲学
  • 1篇新论
  • 1篇袁绍
  • 1篇哲学
  • 1篇政治选择
  • 1篇儒家
  • 1篇三世
  • 1篇尚贤
  • 1篇圣人
  • 1篇士人
  • 1篇蜀汉
  • 1篇诸葛亮北伐

机构

  • 9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2篇米兰大学

作者

  • 13篇林榕杰

传媒

  • 4篇东方论坛—青...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曹魏后期政局中的夏侯玄与司马师
2011年
夏侯玄与司马师曾为姻亲,又都是正始年同名士,但他俩分别是曹爽集团与司马懿集团核心人物。夏侯玄出任征西将军后离开洛阳这一政争中心,而司马师接任其中护军职务。司马师能助司马懿政变成功,与任此要职关系甚大。曹爽被杀后,夏侯玄被征回洛阳。他作为李丰等反司马氏势力的精神领袖,在政变阴谋失败后被杀。夏侯玄在正始改制中起过重要作用,而司马懿等反对这一改制,并在高平陵之变后废除了这些改制措施。司马师辅政后,仍反对"妄有改革",这其实也是对当年曹爽、夏侯玄等"妄有改革"的否定。
林榕杰
关键词:夏侯玄司马懿
曹操遣刘备邀击袁术考论
2013年
建安四年,曹操派刘备督朱灵、路招等人邀击北上的袁术。刘备在袁术退走后,杀徐州刺史车胄并占据下邳等城,这样他就摆脱了曹操的控制。曹操之所以派刘备去邀击袁术,应是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袁术投奔袁绍后增强后者的力量,并且选择刘备出面有助于避免他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提前爆发,再加上他仅认识到刘备与袁术有夙怨而低估了刘备与袁绍合作的可能性。刘备公开反曹后获得了袁绍支持,这会加剧袁、曹双方的对立。曹操亲自率军往攻刘备,后者往袁谭处求救,但未果。守下邳的关羽等降曹,而刘备再失徐州。此后刘备与曹操再未有任何合作或妥协,一直坚持反曹。
林榕杰
关键词:袁绍
孔融生平与思想考论
2015年
孔融在汉末以孝悌知名,走上仕途后在洛阳朝中则能不惧权臣。初平、兴平年间,他任职于青州北海郡,但因不善战且在用人方面存在问题数败于黄巾军。后来他又败于袁谭,来到在许的朝中。起初他与曹操关系尚可,但随着曹操野心日益暴露,两人间矛盾不断发展。后来曹操利用郗虑等人杀孔融。在放达(包括好酒)、雅量等方面,孔融可说是魏晋士风的开启者之一。他既符合汉末名士的标准,又具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他在儒学上有一定的造诣,但其思想中也有一些非儒家因素。
林榕杰
关键词:儒家建安
《老子》中的“帝”、“鬼”与“神”——兼及老子思想中的多神论因素
2013年
《老子》中的"帝"可解释为"天帝",是由"道"产生出来的。在《老子》思想中,"帝"与万物关系的重要性明显比不上"道"与万物关系的重要性。在老子看来,一方面,"鬼"是存在的;另一方面,"道"是高于"鬼"的。除治民外,圣人之治在某种意义上也治"鬼"。"神得一以灵"中的"神"可释为鬼神或神灵。"神"的存在并不能离开"道",而"道"可视为比"神"更根本的东西。老子并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有神论者。他的有神论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有神论,可视为"道一元论"基础上的多神论。老子主张"道治"与圣人之治,而未言及"帝治"或"神治"等。
林榕杰
关键词:《老子》
论道家思想与谋略之关系
2012年
道家思想对谋略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道家著作尤其是《老子》中有一些论述可视为与谋略有关,比如"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善用人者为之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等。但《老子》以及其他道家著作并不等同于谋略书。道家一般都对"知"、"智"等持否定立场,也不提倡使用人谋,这是因为通过使用谋略即便会有所得,仍然会有所失,甚至有阴祸。从道家思想基本立场出发,对谋略应持的态度是懂谋略而慎用谋略。
林榕杰
关键词:道家谋略思想道家哲学
乱世“枭雄”——公孙瓒与刘备
2014年
公孙瓒与刘备曾同在卢植门下求学,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公孙瓒出仕早于刘备两人都曾在汉末参与平定张纯等人的叛乱初平年间,刘备投奔公孙瓒,成为其属下。公孙瓒后来派刘备去青州,刘备在该州成为平原相。曹操攻徐州陶谦时,刘备前往援助,后转归陶谦。陶谦去世后,刘备领徐州,并与公孙瓒的大敌袁绍改善关系。而公孙瓒杀刘虞并控制幽州后,陷入与刘虞旧部及表绍的战争中。公孙瓒因遭受挫败转为消极防守,最终为袁绍所灭。刘备能得人心,虽屡遭挫败,但顽强坚持刘备与公孙瓒都可称为汉末乱世中的"袅雄"。
林榕杰
关键词:汉末
魏明帝与司马懿关系考论——兼及魏明帝朝的政治被引量:1
2014年
司马懿是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即位后,将司马懿从朝中派往荆州御敌,后委以方任,这样他不再能直接参与朝中事务。曹真病逝前,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到西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公孙渊拥兵反叛后,魏明帝又派司马懿远征辽东,并对司马懿统兵作战表现出相当的信任。魏明帝临终前委任的辅政大臣中本来没有司马懿,说明他对后者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但病中的他后来听信刘放、孙资的话,最终让司马懿与曹爽一同辅政。在魏明帝朝中,陈群与陈矫掌握实权并得到皇帝的信任,而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耐人寻味。总体说来,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至于司马懿对魏明帝的态度,可说是"饰忠于已诈之心",并通过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
林榕杰
关键词:魏明帝司马懿
身历家国巨变的诸葛靓考论——兼及诸葛靓式的孝道
2014年
诸葛靓之父诸葛诞因司马氏征其入洛阳而在扬州举事,并派长史带其小儿子诸葛靓等往东吴请救兵。后诸葛诞败亡,而诸葛靓留在东吴为官。他曾任右将军,在吴亡前已经升为大司马。诸葛靓本人在德、才方面应有过人之处。孙皓即位后不久,诸葛靓参与平定施但之乱,后来还曾与丁奉一起率军北伐。西晋灭吴之役中,孙皓派张悌、诸葛靓等率军渡江,欲以主动进攻改变被动局面,但此役孙吴军队大败。吴亡后,诸葛靓先藏于其姊琅邪王妃家中,后回到故乡,并始终拒绝出仕。他与嵇绍二人在仕隐问题上的抉择与在忠孝问题上的抉择是相联系的:或以仕显忠,或以隐明孝。诸葛靓并不能说是孝而非忠者,他出仕于东吴期间对该政权是忠诚的,而他对西晋政权并无效忠义务。
林榕杰
关键词:西晋孝道
庞统考论
2012年
庞统为荆州名士,曾先后在刘表、周瑜手下任职,投奔刘备集团较晚。后来他成为刘备主要谋士之一,并在取益州问题上打消了刘备的一些顾虑。其后他随刘备入益州,并为刘备夺取该州献计献策。庞统还表现出为刘备尽忠甚至不惜牺牲的一面,他在率众攻城时遇害。庞统有知人之才,善于品评人物,并曾向刘备举荐彭羕等。庞统与法正可说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谋士,他是有谋略且有德可称者。
林榕杰
诸葛亮北伐目的新论——以多重战略目的及其实现程度为中心被引量:3
2012年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提出刘备跨有荆益后北伐的目的是"成霸业"、"兴汉室"。后来法正建议刘备北伐汉中时提到了包括"尊奖王室"、"蚕食雍、凉"在内的三重目的,这对诸葛亮应会有影响。诸葛亮秉政期间北伐的目的应有三大层次:兴复汉室、推进统一为第一层次;扩大占领区、联络氐羌、搜罗人才、疲敝魏国等为第二层次;以弱示强、以攻为守、凝聚内部等为第三层次。就北伐的成效看,第一层次的目的远未实现,第二层次的目的或多或少有所实现,第三层次的目的大致实现。诸葛亮的北伐就目的来说,与孙权的北伐有明显区别;就后果而言,与姜维的北伐也有重要差异。
林榕杰
关键词:蜀汉北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