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ZCX3-SW-NA3-12)
- 作品数:2 被引量:73H指数:2
- 相关作者:佟守正吕宪国姚允龙姜明王雪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际鹤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53
- 2008年
- 随着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扎龙湿地区域的气象数据、1986~2002年间8个时段的Landsat TM影像及2006年的SPOT4影像数据和扎龙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的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a来扎龙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别比1951~1980年的年平均气温高出1.2℃和1.8℃。与1986年相比,2002年扎龙湿地的湖泊及水库面积减少了15.17%;明水面面积下降了49.36%。这一期间,扎龙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产量、渔类产量、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湿地退化程度十分严重。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扎龙湿地上游地区也建设了60余座水库,并在湿地内部兴建了大量的人工沟渠、堤坝和道路。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不仅截留了大量本应直接流人湿地的水体,使湿地蓄水量明显下降,也使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根据扎龙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现状,就扎龙湿地保护与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佟守正吕宪国苏立英姜明姚允龙
-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扎龙湿地
- 半干旱区湿地芦苇种群生态特征动态变化研究--以莫莫格湿地为例被引量:20
- 2008年
- 为了研究自然状态下半干旱地区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生态特征的季节性动态变化以及水分变化对芦苇种群生态特征的影响,基于2007年5~10月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芦苇种群特征以及地表淹水情况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区芦苇种群的盖度、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生态特征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位变化对芦苇种群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种群的生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芦苇种群的盖度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增高,最高值出现在9月;芦苇种群的高度则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升高;芦苇种群的密度随着季节的变化先升高,然后下降,9月中旬以后又略有回升;芦苇种群的地上生物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波动状态,但单株芦苇地上生物量则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加,其峰值出现在9月,随后受自身生长规律的影响,地上部分生物量减少。部分淹水状态下,芦苇种群高度、密度以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相对增长速率均与淹水深度变化速率显著正相关(n=5,p<0.05);而盖度主要受芦苇自身生长规律的影响,与地表淹水深度变化速率关系不明显。
- 王雪宏佟守正吕宪国
- 关键词:半干旱区芦苇种群生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