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5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祥宏邢凌霄王俊灵严霞邢欣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卫生学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小脑Purkinje细胞TNF-α和TGF-β_2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本研究观察了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对小鼠Purkinje细胞TNF-α和TGF-β2 mRNA表达的影响。给予BALB/c小鼠一次灌胃ST(3000μg/kg),分别于灌胃后0.5、1、2、4、8和16h处死动物,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Purkinje细胞TNF-α和TGF-β2 mRNA的表达。TNF-α和TGF-β2mRNA在对照组和处理组各时间点的Purkinje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和TGF-β2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上述结果说明单次ST灌胃后TNF-α和TGF-β2 mRNA在Purkinje细胞表达明显增加,TNF-α和TGF-β2在ST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郝庆卯姚荣芬张祥宏邢凌霄严霞夏建春许力军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TNF-ΑTGF-Β2原位杂交小鼠
-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胸腺和脾脏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ST3,30,300和3000μg·kg-1组。小鼠ip给药24h后,处死取胸腺和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胸腺和脾脏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转录因子Foxp3阳性(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腺和脾脏组织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RT-PCR分别测定胸腺和脾脏组织中Foxp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溶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胸腺和脾脏CD4+,CD8+和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与溶剂对照组比较,ST3μg·kg-1组胸腺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ST3和30μg·kg-1组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ST300和3000μg·kg-1组胸腺和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在ST3~3000μg·kg-1内,胸腺和脾脏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胸腺和脾脏组织内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Foxp3蛋白和mRNA表达均随ST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ST可诱导小鼠淋巴器官内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影响机体免疫耐受功能。
- 刘亚玲邢欣邢凌霄姚志刚王娟严霞王俊灵张祥宏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胸腺脾脏
- 杂色曲霉素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细胞周期G_2期阻滞被引量:3
- 2009年
- 探讨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对体外培养的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细胞周期蛋白D1、真核起始因子eIF4E和其结合蛋白4E-BP1在ST诱导细胞周期变化中的可能作用。采用细胞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定量检测(FCM)、吉姆萨(Giemsa)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以及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100、500、1000、2000μg/L)ST处理24h后,GES-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eIF4E、4E-BP1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变化情况。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T可明显抑制GES-1细胞的增殖,ST100、500、1000、2000μg/L处理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76%、16.35%、21.65%和32.06%。FCM检测结果显示,给予500、1000和2000μg/LST处理24h可剂量依赖性提高G2/M期细胞比例。吉姆萨染色结果表明,在0~2000μg/L的剂量范围内随ST剂量增高,细胞分裂指数逐渐降低,提示ST可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周期发生G2期阻滞。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在0~2000μg/L浓度范围内,ST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eIF4E和4E-BP1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eIF4E:r=0.844,P<0.01;4E-BP1:r=0.930,P<0.01),而降低eIF4E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peIF4E:r=-0.663,P<0.01;p4E-BP1:r=-0.656,P<0.01);同时使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下降(r=-0.559,P<0.05)。RT-PCR检测在mRNA水平进一步证实了ST对eIF4E和4E-BP1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可抑制体外培养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G2期阻滞,4E-BP1表达升高,而eIF4E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下降可能是ST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诱导周期分布变化的重要机制。
- 邢欣邢凌霄李月红王娟姚志刚王俊灵刘亚玲张祥宏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EIF4E细胞周期蛋白D1
- 杂色曲霉素单次灌胃后小鼠第四脑室外侧隐窝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杂色曲霉素(ST)对外侧隐窝处室管膜细胞、神经元、神经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ST单次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2、4、81、6 h处死动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神经元、神经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变化。结果ST灌胃后1 h血管内皮细胞吞饮囊泡开始增多,2 h组室管膜细胞的顶浆分泌增多,部分神经髓鞘变性;4 h和8 h组神经纤维广泛变性,神经元线粒体变性、核切迹和空泡出现;16 h组神经元胞浆内线粒体变性更加明显,并出现脂褐素。结论单次灌胃后,ST即可引起外侧隐窝处室管膜细胞、神经纤维、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的改变,但ST主要是对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损伤。
- 郝庆卯张祥宏邢凌霄严霞王俊灵马常升刘贵生王凤荣
- 关键词:室管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杂色曲霉素小鼠
- 杂色曲霉素致癌性及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 2009年
- 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是由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产生的一种具有致癌性的真菌毒素,在化学结构上属于黄曲霉毒素前体物质,可与DNA形成加合物。ST产生菌及ST在世界各地粮食及饲料中的污染很常见,甚至在潮湿的房屋内也可检出ST的污染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各地粮食中ST的污染非常普遍,其中以小麦最明显,
- 张祥宏薛丽英
- 关键词:杂色曲霉素致癌性生物学效应真菌毒素构巢曲霉前体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