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24)
-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3
- 相关作者:方向文李凤民张海娜高天鹏李金花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水分胁迫对黄土高原弃耕地不同演替阶段5个优势种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以典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弃耕地不同次生演替阶段出现的物种黄蒿、冷蒿、车前、赖草、短花针茅为材料,0(对照),-0.2,-0.4,-0.8,-1.2 MPa5个渗透势处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测定各物种的种子吸水率、萌发率、萌发指数、萌发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对照溶液中,5个物种的最大吸水率均显著高于-1.2 MPa溶液;各物种吸水速率快慢为:冷蒿、黄蒿、车前、短花针茅、赖草,其中冷蒿的吸水率最大,达到自身的279%,赖草的吸水率最小,为自身的113%.随着PEG浓度的提高,5个物种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PEG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与对照相比,在-1.2 MPa渗透势下,黄蒿、冷蒿、车前、赖草、短花针茅的发芽率分别下降了46.5%,47.3%,62.7%,56.7%,100%,短花针茅完全受到抑制,不萌发.随着溶液渗透势的提高,半数萌发时间延长,萌发速率减慢;对比各PEG渗透势,冷蒿萌发速率最快,短花针茅的最低,黄蒿、车前和赖草居中.
- 王龙玉方向文张海娜李凤民
- 关键词:水分胁迫吸水率萌发率
- 柠条平茬处理后不同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被引量:23
- 2011年
- 选择12株30年生的老年柠条作为研究对象,之后随机对6株进行平茬处理,其余6株未破坏的植株为对照,在植物旺盛生长期,对平茬后当年生萌蘖株与未破坏对照株根、茎、叶中17种常见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从氨基酸的角度对柠条萌蘖的再生生长进行认识。结果显示,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对照和平茬萌蘖柠条叶和根中处理间的差异远大于茎间差异;在生长季的座荚期,萌蘖株叶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根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含量为对照株的1.5倍以上;成熟期,萌蘖株叶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胱氨酸,根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的含量也达到对照的1.5倍以上。脯氨酸在座荚期对照株叶和茎中含量显著高于萌蘖株,成熟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含量受降雨和叶含水量影响显著,在植株体内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若不计脯氨酸含量,萌蘖株的根和叶中其余16种游离态氨基酸含量之和分别是对照株的2.0和2.7倍之多。由此可见,生长季叶和根中较高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萌蘖柠条快速合成其地上组织和实现生物量积累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是平茬后柠条萌蘖株迅速再生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
- 张海娜方向文蒋志荣冯彦皓
- 关键词:游离氨基酸柠条平茬
- 水分对柠条萌蘖株和未平茬株光合参数及调渗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后的萌蘖株和未平茬的对照株在夏季旺盛生长期进行了水分处理,并研究了浇水前后萌蘖株和对照株光合参数及调渗物质的变化。浇水前,萌蘖株具有较高的水势(LWP)、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蒸腾速率(E)、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和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率(△F/Fm′);而对照株相应指标较低,但对照株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较高。浇水后,对照株LWP、A、G、E、Fv/Fm、△F/Fm′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NPQ值和Pro、MAD的含量下降。浇水对萌蘖株和对照株叶绿素(Chla+b)含量影响不显著,且浇水前后萌蘖株均高于对照株。结果表明:萌蘖株在生长季所受干旱胁迫较小,植物将更多的光能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利用,植物生长迅速;而对照株所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为严重,光合速率低,植物将更多的光能以热的形式消耗,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 高天鹏方向文李金花李凤民王一峰
- 关键词:柠条水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