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KC120601)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傅晋翔张宏张学光朱红燕高津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皮肤修复
  • 1篇贫血
  • 1篇细胞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共刺激
  • 1篇共刺激分子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分子
  • 1篇干细胞
  • 1篇CD28/B...
  • 1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刺激分子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张学光
  • 2篇张宏
  • 2篇傅晋翔
  • 1篇韩迎利
  • 1篇孙谕
  • 1篇朱红燕
  • 1篇高津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急性皮肤放射损伤的修复被引量:13
2009年
背景:皮肤放射性损伤难治愈易复发常成为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干细胞工程与组织学工程的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际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其多向分化的潜能,显示了在创伤修复领域诱人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皮肤局部急性放射损伤的修复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06/08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病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昆明小鼠46只,体质量(25±2)g,其中40只用于建立皮肤局部Ⅲ度放射损伤模型。方法:随机选取40只小鼠以3.6%水合氯醛腹腔麻醉,以能量为4MeV的电子线(1Gy/min)照射小鼠臀部皮肤,面积为2.0cm×1.5cm,总吸收剂量为40Gy,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照射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经CFDASE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0.1mL(浓度为2×1010L-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剩余6只不做照射处理,仅经尾静脉注射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创面损伤情况及照射后2,3周皮肤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皮肤新生血管;观察不同时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组小鼠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移植入实验组小鼠后,实验组皮肤创面愈合速度比对照组快4~6d。实验组创面损伤面积较对照组小,病理表现中表皮、毛囊、皮脂腺及胶原纤维的损伤程度均较同时期的对照组小鼠轻。皮肤创面中的新生毛细血管数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及其他组织中广泛分布且数量明显高于未照射的小鼠。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局部皮肤放射损伤创面有明显有效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是在干细胞与创伤局部微环境相互作用下实现的。
朱红燕张宏傅晋翔张学光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皮肤修复
CD28/B7信号在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淋巴细胞输注诱导自身免疫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探讨CD28/B7信号在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来自父本的淋巴细胞悬液(40×10^6个/L左右)通过尾静脉注入CBYB6 F1代受鼠体内,采用CFDA—SE标记法跟踪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尾静脉注射CD80和CD86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单抗),不同时段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病理切片观察骨髓及主要脏器的变化。将骨髓造血细胞与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计数造血细胞的集落形成数来观察不同数量淋巴结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体外测试不同浓度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输注淋巴细胞后可诱导受体小鼠在第5天出现骨髓衰竭的表现,主要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21d左右受体鼠出现死亡。不同时间段受体小鼠主要脏器冰冻切片显示荧光标记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组织中;病理切片显示有骨髓组织的破坏。同时注射CD80及CD86阻断性单抗的受体鼠同样出现上述表现;体外集落形成试验证实B6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和F1造血细胞为5:1时,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集落形成数目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比例提高至10:1,CFU—E集落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至50:1时,则可完全抑制CFU—E集落的形成,CFU—E和CFU-G集落形成数目的减少呈现淋巴细胞剂量依赖性,加入CsA可显著提高CFU—E和CFU-G形成率。结论通过模型证实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仅通过阻断CD28/B7信号并不能阻断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
韩迎利傅晋翔孙谕高津张宏张学光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