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3DGQ3D129)
- 作品数:5 被引量:91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祖光符国基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海南岛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被引量:21
- 2005年
- 海南岛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为52.09亿元,间接价值为23.88亿元,合计总价值为75.97亿元,为2002年海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624.89亿元的12.16%。
- 周祖光
- 关键词:水体生态系统
- 海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初探被引量:6
- 2006年
- 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海南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海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均属于Ⅰ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较大的潜力,目前可以考虑不采用大规模的节约用水措施。
- 周祖光
- 关键词:水资源集对分析法
- 海南省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生态可持续性评估被引量:2
- 2006年
-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海南省1988-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赤字开始出现,并持续上升。海洋和草地是生态赤字的主要贡献因素。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减少海洋和草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符国基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可持续性
- 海南省外来旅游者生态足迹测评被引量:59
- 2006年
- 旅游生态足迹方法是评价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新方法。介绍了旅游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海南省外来旅游者生态足迹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海南省外来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和总生态足迹分别为0.1149hm2和147.63×104hm2,分别是海南省本底人均生态足迹和本底总生态足迹的5.7%和9.0%,对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和总生态赤字的贡献分别为16.9%和24.4%;在旅游活动各要素中,交通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为64.3%,乘坐小汽车的旅游者仅占总数的12.5%,但却占着交通生态足迹的56.9%;在旅游者生态足迹类型中,化石能源用地所占比例最大,为77.4%。单位旅游生态足迹产值为940美元/hm2,是海南省本底单位生态足迹产值的1.56倍,但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85%。单位旅游娱乐生态足迹产值高,而旅游交通、饮食的生态足迹产值低。由此表明,旅游活动是一种对自然资源高需求和高消耗的综合性生活方式,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生态占用的主要因素,通方式决定着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的大小。旅游业比当地各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符国基
-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
- 海南省植树造林现状与发展思路被引量:3
- 2006年
- 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连年快速增长,1994年只有39.8%,2002年达到了53.3%。植树造林在吸收SO2、HF和滞尘、杀灭病菌、降低噪声5项生态服务功能中的价值就有324 687万元/a。海南省植树造林中存在树种单一、屡遭人为破坏等问题,构建海南省良好的植树造林生态体系的思路是:选择好树种、构建防护林、封育天然更新林。
- 周祖光
- 关键词:植树造林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