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1160B05)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陈静瑜严洁朱艳红郑明峰周敏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移植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死亡
  • 1篇移植物
  • 1篇原发性
  • 1篇术后
  • 1篇组织供者
  • 1篇供肺
  • 1篇供者

机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陈静瑜
  • 1篇叶书高
  • 1篇张稷
  • 1篇何毅军
  • 1篇刘东
  • 1篇姜淑云
  • 1篇陈若
  • 1篇陆荣国
  • 1篇吴波
  • 1篇周敏
  • 1篇毛文君
  • 1篇郑明峰
  • 1篇朱艳红
  • 1篇严洁
  • 1篇刘峰

传媒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PGD)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111年6月间108例肺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监测所有受者的血液气体分析及胸部X线表现,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肺动脉压和(或)中心静脉压。术后3d保持受者液体负平衡,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或)血氧饱和度控制吸入氧浓度(FiO2),根据血液气体分析结果及生命体征调节呼吸机通气参数,以预防PGD的发生。术后早期一旦出现PaO2/FiO2急剧下降(低于200),且胸部X线片显示移植肺中下肺野密度增高,在排除超急性排斥反应、静脉吻合口梗阻、心源性肺水肿及肺部感染后,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制定的标准将PGD分级为3级的患者明确诊断为PGD。对于PGD级别的不同,分别给予受者加强通气支持、液体负平衡、延长呼吸机治疗时间、使用肺血管扩张药如前列地尔及使用ECMO等治疗措施。结果术后共有10例受者发生PGD,发生率为9.3%(10/108)。10例患者中,6例常规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持续时间为(285.8±238.6)h,其中2例逆转,4例死于PGD后呼吸衰竭;4例使用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其中2例在发生PGD后24h内应用了ECMO,成功逆转后长期存活,另2例由于应用时间较晚(24h后),病情恶化,分别在应用ECMO后第8和第11天死于PGD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肺移植后PGD的发生率高,应在围手术期加强管理,进行积极预防;一旦受者发生PGD,应尽快给予相应治疗,如达到使用ECMO的指征,应尽早使用。
周敏朱艳红严洁郑明峰姜淑云吴波张稷何毅军陈静瑜
关键词:肺移植
心脏死亡供者供肺移植三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供者供肺获取以及应用于临床肺移植的经验。方法共进行3例心脏死亡供者供肺获取及肺移植。3例供者平素健康,因发生严重颅脑外伤或脑肿瘤,经严格医学检查后均被明确判定为脑死亡,并被确定为潜在心脏死亡供者。供者的近亲亲属均知情同意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临床评估供肺良好,供者在停止呼吸机,心脏停跳5min后,确定为心脏死亡,并在全身麻醉下切取供肺。3例受者术前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均为阴性,供、受者灿如血型相同,身高相近,体重相差均在20%以内,胸腔大小匹配。结果利用3例心脏死亡供者供肺成功进行了2例双肺移植和1例单肺移植,3例供肺的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3、27和32min。3例受者手术顺利,在ICU的监护时间分别为31、18和26d,术后肺功能得到极大改善,例1和例2分别于术后30和19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好转,3例受者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严格按《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应用于临床肺移植的工作,正确维护好潜在心脏死亡供者,在全面评估供肺质量的前提下,心脏死亡供肺可作为肺移植的主要供肺之一。
叶书高刘东陈静瑜毛文君刘峰陆荣国陈若
关键词:心脏死亡组织供者肺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