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AA090370)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胜田正平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尴尬的转变——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变革的困境被引量:4
- 2011年
- 20世纪初,在国家政权力量的推动下,新教育进入乡村社会,由此开始了中国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新教育严重冲击了以私塾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扰乱了乡民的日常生活,引起了乡村教育利益的大变动。围绕着新教育,乡村社会矛盾重重,冲突不断。这使得新教育长期无法得到乡村社会的普遍认同,乡村教育发展乏力。乡村教育冲突还导致乡村文化断裂,乡村社会整合能力严重下降,乡村社会危机加剧。清末乡村教育的转型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与质疑,引发了人们关于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方向的讨论。
- 陈胜
- 关键词:新教育私塾
- 一项备受争议的教育制度——清末学堂奖励出身制度述评被引量:2
- 2011年
- 学堂奖励出身制度是清末教育变革的产物。从其诞生伊始,新教育即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和认同危机。为鼓励兴学和就学行为,清政府对高等小学以上的学堂毕业生进行某种出身奖励。学堂奖励出身制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清末新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清末以来的学风等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 陈胜
- 关键词:新教育科举
- 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1
- 2011年
- 以废科举、兴学校为中心的清末教育变革给那些生活在旧教育体制之下士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同的士人对这场变革有着不同的体验:一些士人认为这是一条富民强国的正确之路,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另外一些士人则认为教育变革搅乱了传统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破坏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他们情绪低落、牢骚满腹,对新式教育极力攻击。士人们不同的体验和表现既与他们生活的区域等客观环境有关,也与他们的个人经历、心态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的教育体验是他们主观构建的结果。这种建构与乡村士人的个性、原有知识结构、遭受挫折的忍耐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清末教育大变革中士人心态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可以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提供有益的视角,而且也应当成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陈胜田正平
- 关键词:《退想斋日记》士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