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456)

作品数:29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吴利先聂恒董毅王旭东李萍更多>>
相关机构:大理大学大理学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结核
  • 26篇结核分枝杆菌
  • 26篇分枝杆菌
  • 26篇杆菌
  • 8篇细胞
  • 7篇基因分型
  • 6篇免疫
  • 5篇蛋白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分枝杆菌感染
  • 5篇杆菌感染
  • 5篇MTB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免疫应答
  • 4篇抗原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相互作用
  • 3篇结核病

机构

  • 20篇大理大学
  • 11篇大理学院
  • 2篇南昌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吴利先
  • 5篇聂恒
  • 4篇董毅
  • 3篇王旭东
  • 3篇李萍
  • 1篇李萍
  • 1篇王超
  • 1篇李丛哲
  • 1篇王国富

传媒

  • 16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大理学院学报...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大理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第九届中国临...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凋亡差异分析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2.4凋亡率的差异影响。方法:分别建立小鼠DC2.4感染人Mtb标准株H37Ra和Mtb临床分离株14-11的细胞混合培养模型。在感染1、3、6、12、24 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碘化丙啶)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DC2.4凋亡情况,并分析其时相性变化。结果:H37Ra与14-11均能诱导小鼠DC2.4凋亡,在感染12 h后凋亡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11诱导小鼠DC2.4凋亡率在诱导后各时间点均低于H37Ra诱导的凋亡率,诱导12 h后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不同毒力Mtb感染小鼠DC2.4后均能快速诱导其凋亡,凋亡率可能与诱导菌株的不同毒力有关,毒力较弱的H37Ra标准株较临床分离株14-11诱导的凋亡率更高。
李萍李丛哲吴利先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树突状细胞细胞凋亡
TLR4-NOD2协同信号传递增强树突状细胞活性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协同信号(T4N2)传递在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对数生长期DC随机分为空白对照1组(RPMI-1640培养基1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组(RPMI-1640培养基1mL+LPS 10μg)、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1组(RPMI-1640培养基1mL+MDP 5ng)、LPS+MDP1组(RPMI-1640培养基1mL+LPS 10μg+MDP 5ng),培养24h,采用ELISA法检测4组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体外设计并合成针对NOD2基因的慢病毒shRNA干扰载体,转染DC 48h后,将DC分为空白对照2组、LPS2组、MDP2组,LPS+MDP2组,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24h时细胞上清中IL-6水平。结果培养24h,IL-6水平在LPS1组[(221.00±5.00)ng/L]、MDP1组[(213.3±6.11)ng/L]、LPS+MDP1组[(469.00±3.60)ng/L]均高于空白对照1组[(125.66±4.50)ng/L](P<0.05),且LPS+MDP1组高于LPS1组、MDP1组(P<0.05);沉默NOD2基因后,LPS+MDP2组及MDP2组IL-6水平[(238.66±7.02)、(125.66±7.67)ng/L]低于LPS+MDP1组和MDP1组(P<0.05);空白对照2组及LPS2组IL-6水平[(116.30±5.68)、(207.00±8.54)ng/L]与空白对照1组及LPS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NOD2间存在协同作用并可促进DC活化。
李丛哲吴利先郝贤斌王国富
关键词:TOLL样受体4白细胞介素-6
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流行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3年
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和结核病相互促进,加速HIV感染发展为艾滋病的进程,增高了结核病的死亡率。只有弄清HIV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机制,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综述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双重感染的流行现状以及艾滋病与结核病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王超吴利先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
TLR4-NOD2协同信号传递增强树突状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TRL4-NOD2(T4N2)信号传递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抗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机制,为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TLR4配体LPS、NOD2配体MDP和T4N2双配体刺激DC后,ELISA法定量检测1h、6h、12h、24h和48h上清液中IL-6和IL-12。DC经MTB感染再用LPS、MDP以及T4N2双配体刺激,24h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并计数细胞内生长的菌落数,判断细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ELISA显示T4N2双信号刺激DC后,细胞因子IL-6在1h、6h、12h、24h和48h浓度分别为(86.4±0.34)pg/ml、(92.2±0.69)pg/ml、(93.6±0.69)pg/ml、(96.0±1.73)pg/ml和(107.8±4.53)pg/ml;IL-12在1h、6h、12h、24h和48h浓度分别为(94.6±4.07)pg/ml、(100.9±4.45)pg/ml、(97.9±2.96)pg/ml、(112.4±9.28)pg/ml和(132.8±1.49)pg/ml。不同时间段T4N2双信号刺激较LPS、MDP刺激显著增多(P<0.05);T4N2双信号活化的DC对MTB生长抑制率显著增强。结论 T4N2信号传递能协同增强DC的活化,活化的DC可抑制MTB的生长。
李萍吴利先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树突状细胞
多重PCR法在人型Mtb快速鉴定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人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及对其耐药性进行快速检测的多重PCR法。方法取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疑似结核患者分离株119株。首先针对人型Mtb基因...
刘宇吴利先
关键词:多重PCR菌种鉴定耐药性检测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树突细胞是体内作用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也是机体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桥梁细胞。树突细胞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相互作用是抗结核感染中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近年树突细胞与结核分...
李萍吴利先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
文献传递
免疫佐剂在抗结核疫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免疫佐剂可非特异性增强或改变抗原免疫应答,发挥免疫调节、抗原递呈作用,调动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成为疫苗的有效辅助成分。研究免疫佐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类,有利于新型疫苗的开发。本文就抗结核疫苗研究中相关免疫佐剂的研发现状作一综述。
李萍吴利先
关键词:免疫佐剂免疫应答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结核病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巨噬细胞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相互作用是结核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抑制巨噬细胞凋亡是结核分枝杆菌逃逸宿主免疫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几年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王旭东吴利先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巨噬细胞免疫应答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复杂,不同菌株毒力不同,其基因分型可用于结核病的疫情监测、传染源追踪、传播途径查证、复发菌株鉴定、实验室交叉污染检测等方面,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依据.结核杆菌分型技术主要分为非核酸法和核酸法.此文就目前主要的基因分型技术作一综述.
董毅吴利先
关键词:基因分型分子生物技术
鸟结核分枝杆菌MAV-2753和结核分枝杆菌38ku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鸟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tuberculosis,MAV)MAV-2753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38ku蛋白进行预测分析。方法从BLAST获取MAV-2753和38ku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Protparam tool分析蛋白的氨基酸数量、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及比例,分子式及脂肪指数;利用SPOMA、SWISS-MODEL在线预测软件预测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使用TMHMM Server2.0预测跨膜区;使用PortScale进行疏水性预测分析;使用SignlP5.0进行信号肽预测分析;应用ISoftBerry在线分析网址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NetPHos3.1Server进行磷酸化位点分析;运用String在线分析软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运用NetNGIyc 1.0 Server、NetGlycate 1.0 Server进行糖基化、赖氨酸化分析预测;通过IEDB在线预测软件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分析。结果MAV-2753基因编码蛋白为Catalase-peroxidase,分子质量单位为81ku;由74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等电点为4.9;正电荷残基(ArG+Lys)为73,负电荷残基(Asp+Gly)为107;脂肪系数为72.59,总平均亲水性为-0.455,预测为疏水蛋白;无跨膜区;有60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于胞外。38ku蛋白由pstS1基因编码,由37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等电点为5.14,分子质量单位为38ku;正电荷残基(ArG+Lys)为17,负电荷残基(Asp+Gly)为26;不稳定系数为25.56,脂肪系数为86.79,总平均亲水性为0.066,预测为亲水性蛋白。该蛋白无跨膜区,有60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于胞外。结论MAV-2753、38ku蛋白有着多个磷酸化、糖基化位点,表明与其他细胞间存在信号传递,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有多个B细胞优势表位,可为MAC肺病与肺结核的血清学诊断、疫苗开发奠定基础。
丁寿鹏李祥芳高婧华陈晓文陈越吴利先王国富
关键词:血清学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