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3046)

作品数:145 被引量:590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仲谨苏秀霞杨威赵新法杨连利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理学
  • 38篇化学工程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1篇淀粉
  • 35篇淀粉微球
  • 19篇微球
  • 17篇动力学
  • 15篇丙烯
  • 11篇热力学
  • 11篇酰胺
  • 11篇交联
  • 11篇丙烯酰胺
  • 10篇接枝
  • 8篇亚甲基
  • 8篇正交
  • 8篇离子
  • 8篇接枝共聚
  • 8篇甲基
  • 7篇亚甲基双丙烯...
  • 7篇双丙烯酰胺
  • 7篇降解
  • 6篇响应曲面
  • 6篇纳米

机构

  • 106篇陕西科技大学
  • 23篇咸阳师范学院
  • 11篇西安医学院
  • 9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西京学院
  • 6篇陕西能源职业...
  • 5篇商洛学院
  • 5篇渤海船舶职业...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正大天晴...

作者

  • 101篇李仲谨
  • 22篇苏秀霞
  • 19篇杨威
  • 18篇杨连利
  • 17篇赵新法
  • 14篇苗宗成
  • 13篇肖昊江
  • 12篇刘节根
  • 11篇王磊
  • 10篇余丽丽
  • 10篇王海峰
  • 9篇朱雷
  • 8篇梁国正
  • 7篇蔡京荣
  • 7篇韩春鹏
  • 6篇宁青菊
  • 6篇杨黎燕
  • 6篇刘艳
  • 6篇杨玉娜
  • 6篇黄永如

传媒

  • 19篇食品科技
  • 13篇应用化工
  • 8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功能材料
  • 5篇陕西科技大学...
  • 4篇中国胶粘剂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化工进展
  • 4篇精细化工
  • 4篇陕西能源职业...
  • 4篇皮革与化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包装工程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粮食与油脂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 3篇粮油加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2篇2012
  • 30篇2011
  • 16篇2010
  • 32篇2009
  • 19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离子β-环糊精磁性微球的制备及选择吸附性能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β-环糊精(β-CD)、FeCl2、Fe2(SO4)3、Na3P3O9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β-CDM),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和热重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CDM呈规整球形,平均粒径为93.5μm,热性能随Fe3O4的引入得以提高,对Cu2+、Mn2+和Zn2+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对Mn2+的吸附量最大,除去率达到98.59%。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β-CDM对Cu2+、Mn2+、Zn2+的吸附速率常数K2(g/(mg·min))可分别达到0.1851,0.1068,0.1584,对Cu2+吸附达平衡时所需时间最短。循环使用研究表明,β-CDM在磁场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分离和循环使用性能。
李凯斌沈一丁费贵强李仲谨
关键词:Β-环糊精磁性微球阴离子动力学
高铁酸钾对COD去除作用的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了高铁酸钾对各种污水的COD去除效果,发现高铁酸钾对水可溶性有机物如苯酚、葡萄糖等引起的高COD污水处理效果不好,而对COD主要来源于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污水,如皮革综合废水、造纸综合废水、鱼塘水、人工甲苯污水等效果较好,结合理论分析,认为高铁酸钾对COD的强力去除功能主要依靠于新生成的Fe(OH)3的多相絮凝功能,其强氧化性只起辅助作用,进而有助于揭示高铁酸钾去除污水中COD的作用机理。
苗宗成王蕾张永明霍小平李仲谨
关键词:高铁酸钾工业废水人工污水
TiO_2/有机累托石/壳聚糖插层纳米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5年
光催化降解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绿色技术。本文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及锻烧技术制备了二氧化钛/有机累托石(Ti O2/OREC)复合物,然后采用水溶液法制备了绿色的、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有机累托石/壳聚糖插层纳米复合膜(Ti O2/OREC/CS)。以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UV)、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对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及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相对于壳聚糖单膜及OREC/CS复合膜,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在光照180分钟后可使罗丹明的降解率达81.1%。
张阳杨连利李朋佳高歌薛淼
关键词:复合膜光催化性
交联淀粉聚合物微球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淀粉聚合物微球(CSMs),研究了CSMs对Zn2+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性质,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淀粉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CSMs对Zn2+的吸附等温线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不同温度下,CSMs吸附Zn2+的吸附自由能变、焓变、熵变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自发、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降温有利于吸附;CSMs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和配位方式吸附Zn2+。
李仲谨赵钤妃李宜洋景洁
关键词:锌离子热力学
阴离子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以阴离子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及对Cr3+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值为7~9,在吸附作用的前60 m in对Cr3+的吸附速率较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及去除率增大,初始浓度越小去除率越大;且求得吸附表观活化能为Ea=2.213 kJ/mol。
黄永如李仲谨王海峰苗宗成刘节根
关键词:CR3+动力学
新型淀粉基吸附材料对Cr^(3+)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新型淀粉基吸附材料-淀粉微球,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微球对Cr3+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吸附Cr3+使微球的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
韩敏宋瑞娟李仲谨
关键词:淀粉基离子吸附CR3+
替米考星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优化替米考星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替米考星β-CDP微球,以包封率和产率的回归分析综合得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替米考星β-CDP微球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P微球3 g、替米考星0.25 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 h、搅拌速度60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率为83.32%,包封率为67.61%。以优化工艺制备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161.35μm;替米考星进入到β-CDP微球中的内部,且以无定形的状态分散在聚合物载体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论]替米考星β-CDP微球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李仲谨韩春鹏苗宗成赵燕杨威赵艳
关键词:替米考星
戊二醛交联型骨胶/MMT复合物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将骨胶(BG)经戊二醛交联改性后,插层到蒙脱土(MMT)中,得到了交联型骨胶/MMT插层复合物。对骨胶插层的影响因素及改性后骨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对改性后骨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交联型骨胶/MMT复合物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pH=7,所得骨胶的韧性得到了改善,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苏秀霞杨玉娜王培霖景洁
关键词:骨胶戊二醛蒙脱土插层
光催化材料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光催化降解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绿色技术。阐述了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提高光催化剂活性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光催化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光催化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杨连利张卫红郭乃妮
关键词:光催化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处理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和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聚合物微球,以微球的平均粒径和溶胀度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微球合成的影响。利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油水相体积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球的平均粒径和溶胀度均有影响,其中MBAA用量和油水比的影响较大。所得微球粒度分布范围较窄,球形圆整,表面粗糙多孔,可用作良好的药物载体和吸附剂。
王海峰李仲谨蔡京荣赵阳
关键词:反相乳液聚合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