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2007)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欧阳翔英曹采方康军乔静沙月琴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牙周
  • 2篇富血小板
  • 2篇富血小板血浆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牙周袋
  • 1篇牙周骨下袋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细胞
  • 1篇牙周组织
  • 1篇牙周组织再生
  • 1篇人牙
  • 1篇人牙周膜
  • 1篇人牙周膜细胞
  • 1篇锥形束CT
  • 1篇细胞
  • 1篇下颌
  • 1篇下颌磨牙
  • 1篇离体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篇欧阳翔英
  • 2篇曹采方
  • 1篇钟金晟
  • 1篇沙月琴
  • 1篇柳登高
  • 1篇乔静
  • 1篇康军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脱矿冻干骨粉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牙周骨下袋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应用脱矿冻干骨粉(decalcified freeze-dried bone allograft,DFDBA)植骨术以及脱矿冻干骨粉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完成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的12例牙周炎患者(慢性牙周炎9例,侵袭性牙周炎3例)的15处骨下袋(30个位点),其中10处骨下袋(20位点)进行DFDBA植骨术(DFDBA组),另外5处(10个位点)进行DFDBA与PRP联合植骨术(DFDBA+PRP组),术后6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差别。结果:DFDBA组术前的平均PI,BI,PD和CAL分别为1.7,2.7,6.0 mm和7.0 mm;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1.5,1.8,3.9 mm和4.4 mm。DFDBA+PRP组术前的平均PI,BI,PD和CAL分别为1.8,2.9,6.2 mm和7.1mm;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1.5,1.7,3.2 mm和3.6 mm。术后两组PI无明显变化,BI,PD和CAL均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而DFDBA+PRP组PD和CAL的改善优于DFDBA组(P<0.05)。结论:DFDBA植骨术以及DFDBA与PRP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骨下袋均有良好临床疗效,而后者的疗效更优于前者。
康军沙月琴欧阳翔英
关键词:牙周袋血小板聚集骨移植
锥形束CT测量离体下颌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价锥形束CT对离体干下颌骨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9个干下颌骨上有Ⅱ°根分叉病变的20颗第一、第二磨牙进行检查,并测量相关的8个参数,与直接探诊测量结果、根尖片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BCT可以对全部根分叉病变进行准确分度,对于全部8个参数中的5个,CBCT和直接探诊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分叉开口至骨嵴顶、骨袋底及水平骨缺损最深处距离3个参数则CBCT小于探诊结果(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方法对根分叉开口位置的判定不一致。两颗磨牙的根分叉病变无法通过根尖片进行诊断,且根尖片测量只能获得全部8个参数中两个参数的相关数据。结论:在体外,CBCT可以为下颌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提供较为准确、全面的三维信息。
钟金晟欧阳翔英柳登高曹采方
关键词:锥形束CTX线胶片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牙周膜细胞体外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两步离心法制备PR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PRP、激活后PRP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AB,PDGF-AB)的水平。分别用2%、5%、10%、20%激活后的PRP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以DMEM培养液为阴性对照。在作用24h和72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状况,以对硝基磷酸二钠为底物,检测细胞ALP的活性。用SPSS10.0软件包中的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激活后的PRP上清中,TGF-β1和PDGF-AB的水平均高于未经激活的PRP和血浆。各浓度PRP促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作用均显著强于阴性对照组(P<0.001);各浓度PRP72h时促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作用均高于24h时(P<0.01);不同浓度PRP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PRP浓度从2%渐增至10%时,细胞增殖和ALP活性随之增加;当PRP浓度达到20%时,促细胞增殖作用开始下降,而促ALP活性作用继续增强。结论:在1~3d内,PRP对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增殖和ALP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乔静欧阳翔英曹采方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人牙周膜细胞牙周组织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