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97C052M)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欧晓红柳青杨国辉毛本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学院大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研究
  • 2篇蝗虫
  • 1篇蝗科
  • 1篇斑腿蝗科
  • 1篇C带
  • 1篇翅型

机构

  • 2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大理学院

作者

  • 2篇欧晓红
  • 1篇毛本勇
  • 1篇杨国辉
  • 1篇柳青

传媒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苍山地区两种短翅型蝗虫染色体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首次报道苍山地区两种短翅蝗虫染色体,结果表明:突缘拟凹背蝗(Pseudoptygonotus prominemaginis Zheng et Mao)2n(♂)=22+XO,全部是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组式为2L+8M+S+X,红胫缺背蝗(Anaptygus rufitibialusZheng et Mao)染色体数目为2n(♂)=16+XO,常染色体类型为两类,中央着丝点染色体(m,6条)和端着丝点染色体(T,10条);性染色体类型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组式为3L+3M+2S+X;两种短翅蝗虫的减数分裂染色体交叉频率以1位点和2位点的交叉居多。
杨国辉毛本勇欧晓红
关键词:染色体
斑腿蝗科两种短翅蝗虫的染色体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斑腿蝗科两种短翅蝗虫,昆明拟凹背蝗和绿胫舟形蝗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3,全部是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XO型,性染色体X属于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位居第一.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拟凹背蝗的染色体C带共28条,除着丝粒带之外,其余5条为端带,分别出现于L2,M5,M7,M8和S11.两种短翅蝗虫的减数分裂染色体交叉频率以1位点和2位点的交叉居多.
柳青欧晓红
关键词:染色体C带斑腿蝗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