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201)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朱建荣王彪石荣贵龙爱民裘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潮汐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珠江口
  • 2篇磨刀门
  • 2篇径流
  • 2篇径流量
  • 2篇值模拟
  • 1篇动力机制
  • 1篇英文
  • 1篇溶解态
  • 1篇上口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周期
  • 1篇珠江河口
  • 1篇夏秋季
  • 1篇咸潮
  • 1篇邻近海域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朱建荣
  • 3篇王彪
  • 2篇龙爱民
  • 2篇裘诚
  • 2篇石荣贵
  • 1篇党爱翠
  • 1篇于红兵
  • 1篇卢东伟
  • 1篇兰圣迎
  • 1篇姚少慧
  • 1篇孙宗勋
  • 1篇林唐宇
  • 1篇吴玲玲
  • 1篇周伟华
  • 1篇李路
  • 1篇王霞
  • 1篇孙羚晏

传媒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珠江口磨刀门水域溶解态Cd、Pb分布的潮流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潮流引起的水动力变化,对河口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于2011年9月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断面与定点连续调查,研究了潮流变化特别是咸潮入侵对磨刀门Cd、Pb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潮期间从河端到海端溶解态Cd浓度显著升高,水柱Cd浓度发生分层现象,大潮期间Cd的分布形式主要受海水稀释作用的影响;磨刀门溶解态Pb大潮、小潮的断面分布特征较为复杂,与Cd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小潮定点连续调查期间,Cd分层明显,Pb的分层则不显著;大潮定点连续调查期间,受到强咸潮的作用,Cd、Pb分布主要受物理稀释作用的影响。
石荣贵龙爱民吴玲玲兰圣迎
关键词:CDPB磨刀门
长江河口北支上口不规则周期潮流的动力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数值模拟和动量分析长江河口北支上口枯季大潮期间1d内出现"四涨四落"不规则周期涨落潮流现象。长江河口北支上口1日内两次涨潮流和两次落潮流为常规涨落潮流,受外海半日潮流控制,两次涨潮流和落潮流为非常规涨落潮流。北支上口非常规的涨潮流处于南支落潮的末期,范围小,流速弱,历时约2h;表层主要是垂向黏滞项和水平扩散项与正压项间的作用,南向的垂向黏滞项起着决定的作用,底层则是斜压项与正压项间的作用;北支上口非常规涨潮流是北风、盐度锋面产生的南向斜压压强梯度力和南支末期落潮流的牵引作用共同造成的;径流抑制非常规涨潮流的产生,持续时间随径流量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当径流量达到22 300m3/s时,非常规涨潮流现象消失。北支上口非常规落潮流处于南支涨潮流的初期,由于在北支上口南支的涨潮流早于北支涨潮流,导致南支水体进入北支,形成北支上口第二次落潮流,范围较大,流速较强,历时约2.5h,从表层至底层主要是垂向黏滞项与非线性平流项和正压项之间的作用。本文揭示了北支上口1d内出现"四涨四落"不规则周期涨落潮流的动力过程和机制。
裘诚朱建荣
关键词:动力机制数值模拟
长江河口涨落潮不对称性动力成因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长江河口存在着涨落潮流速和历时的不对称现象。本应用长江河口三维数值模式,数值试验定量给出了不同径流量、潮汐和水深下南北支、南北港和南北槽涨潮落潮平均流速和历时,通过横断面涨潮落潮通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观点从动力机制上给出了涨潮落潮流速和历时不对称的成因。
王彪朱建荣李路
关键词:径流量潮汐
珠江口磨刀门咸潮及其对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于2011年1月25日–1月26日小潮期间对磨刀门进行26 h定点连续观测,研究了咸潮对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溶解氧没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NO2–、NH4+浓度随着观测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无明显潮周期变化;底层SiO4–,NO3–浓度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且与底层盐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溶解无机磷(DIP)、重金属(Zn、Cd)的潮周期变化不明显。当河床剪切力大于0.226N/m2时,发生明显的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并对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N,P,Si比值分析结果表明,磨刀门水域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潜在性的P限制,而咸潮上溯的加强将可能使这种营养盐结构发生变化。磨刀门受N、P的污染仍不容乐观,咸潮不利于污染物质的向海排出,在潮流作用下有发生严重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石荣贵龙爱民周伟华党爱翠卢东伟孙羚晏
关键词:磨刀门咸潮环境要素
基于FVCOM模型的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汐模拟被引量:19
2012年
基于FVCOM模型,将珠江河网、河口和口外海区作为整体,建立完全三维数值模式,对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汐进行数值模拟。采用23个潮位站的潮汐表水位资料对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能比较准确地重现珠江河口的潮汐变化过程。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潮汐调和分析,给出了珠江河口区域及近岸海域8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讨论了潮波的传播特征。珠江河口潮汐属于混合潮类型,潮型系数介于0.8—1.5。浅水分潮成分很小,最大振幅不超过5cm。对珠江河口的潮差进行统计,给出了珠江河口大潮和小潮期间的潮差大小及分布,大潮时潮差介于2.2—3.1m,小潮时减小到0.6—1.1m。
王彪朱建荣
关键词:珠江河口潮汐数值模拟
长江河口径流量与海平面上升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径流量变化和海平面上升都是数值模式中重要的边界条件。因此,为了得到合适的边界条件,本文给出2030、2050和210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的变化情况.考虑到三峡工程于2003年坝体合拢,利用大通站1865至2002年的历史径流量资料,发现利用资料外推获得的径流量变化率与气候模型所得结果近似,得到在2030、2050和2100年1、2月平均径流量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分别为12348、12683和13 522 m^3·s^(-1).在过去20年,长江河口绝对海平面上升率约为2.5 mm·a^(-1).根据海平面变化资料分析预报模型,2012年至2030、2050和2100年绝对海平面分别上升49.1、148.1和395.6mm.长江河口的盐水入侵数值模拟需考虑三峡水库和南水北调对入海径流量的影响.同时,相对海平面变化需要考虑地壳下沉和地基沉降.本文给出各个预估时期上述内容的量值.
朱建荣裘诚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量海平面上升
湛江港夏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与变化被引量:9
2012年
2010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分别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并对该海域夏季和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优势种组成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共采集到9个生物类群共51种,两季均出现的优势种仅两种,为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藤壶幼虫(Balanua larva),夏季优势种的种类数较秋季多。夏季浮游动物的丰度(7807.3 ind/m3)远大于秋季的(190.15 ind/m3),夏季浮游动物丰度基本呈现湾内高于湾外的特征。夏秋季各类群中桡足类和浮游幼虫类数量相对较大,是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主导本海域浮游动物数量的主要类群。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91,均匀度均值为0.50;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28,均匀度均值为0.77;夏季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均小于秋季。
姚少慧于红兵王霞孙宗勋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长江河口潮位站潮汐特征分析被引量:36
2012年
基于横沙、马家港、堡镇和永隆沙4个潮位站2009年实测的逐时水位资料,分析了长江河口潮位站潮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潮组成、潮汐类型和变形.长江河口潮位站的潮汐存在日不等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潮位不等,其中3月份、9月份期间的日不等现象小潮比大潮明显,而6月份、12月份期间则是大潮比小潮明显.统计给出了潮位站各月最大潮差和最小潮差,长江河口的潮差呈现双峰变化,月最大潮差在3月份、9月份出现极大值,6月份、12月份出现极小值;月最小潮差在6月份、12月份出现极大值,3月份、9月份出现极小值.受径流和摩擦等影响,在南支向上游潮差减小.因北支径流分流比小,且地形呈喇叭口状,使得永隆沙站潮差比其他3个潮位站大.长江河口潮汐主要由4个主要半日分潮(M_2、S_2、N_2、K_2)、4个主要全日分潮(K_1、Q_1、P_1、Q_1)和3个主要浅水分潮(M_4、MS_4、M_6)组成.半日分潮占绝对优势,受河口水浅的影响,浅水分潮显著.潮汐类型系数除了永隆沙站小于0.25,其余3站的均大于0.25,表明北支属于正规半日潮,而北港、南港和北槽则属于不正规半日潮.4个测站的潮汐变形系数均大于0.1,表明长江河口潮位站潮汐变形显著,其中以北支永隆沙潮汐变形最为严重,变形系数可达0.173.
杨正东朱建荣王彪林唐宇
关键词:潮位潮差分潮潮汐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