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748)
-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玮宋金民刘树根彭瀚霖丁一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川中地区中下寒武统风暴岩特征及沉积地质意义被引量:26
- 2016年
- 川中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上部、龙王庙组和中寒武统高台组下部发育风暴岩。风暴沉积构造主要有冲刷-充填构造、菊花状构造、风暴撕扯构造和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沉积序列发育均不完整,以A+B+C、A+B、A+C和A+D为主,厚5~12cm;风暴期次共发育5大期,且风暴岩与碎屑石英伴生,风暴期碎屑石英含量普遍高于风暴平息期;风暴岩横向连续性较好,自下而上风暴活动中心呈现出从MX202井区→GS10井区→MX21井区→MX202井区—NCH1井区的迁移特征,平面上形成了NE-SW向展布的3个厚度中心:MX202井—MX12井—MX17井区、GS10井—GS23井—GS26井区和NCH1井区。川中地区中下寒武统风暴岩的发现,指示着该时期研究区为风暴混积潮坪,在NE向的风暴潮流作用下,形成风暴潮汐砂脊,而后在砂脊障壁下形成潟湖;同时指示着沉积古地貌以磨溪地区为高地,分别向SW和NE缓斜,说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北段在沧浪铺组沉积晚期至龙王庙组沉积期已经关闭。
- 宋金民刘树根赵异华李智武杨迪孙玮宋林珂田艳红尹柯惟
- 关键词:风暴岩
- 川北南江地区中下寒武统混积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中下寒武统是四川盆地北部潜在的重要油气勘探层位。以米仓山地区杨坝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剖面实测和薄片鉴定,对南江地区中下寒武统混合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碳酸盐交互沉积、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同一岩层内由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有渐变式混合沉积和复合式混合沉积,但是两种类型的混合沉积常相互叠加,频繁交替,形成类型复杂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最后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建立了南江地区中下寒武统的混合沉积模式,进而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 尹柯惟刘树根宋金民李智武孙玮丁一彭瀚霖
- 川北米仓山地区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特征被引量:27
- 2014年
- 四川盆地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应用沉积学理论,参考微生物岩研究最新进展,以川北米仓山地区杨坝灯影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发现灯影组白云岩中发育大量球状蓝细菌、丝状蓝细菌。前者形成了房室型、树枝型、链球型蓝细菌集合体;后者形态可分为管型、叠层型、凝块型。岩石学特征研究揭示蓝细菌参与到碳酸盐岩的沉积和成岩作用中,形成了叠层石、凝块石、团块、核形石,并对砂屑进行了局部钻孔改造。这些微生物形成了黏结型生物礁、骨架型生物礁,广泛发育在潮间-潮下带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 彭瀚霖刘树根宋金民孙玮丁一尹柯惟
- 关键词:蓝细菌叠层石团块核形石
- 混合沉积研究进展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混合沉积是一种特殊的沉积类型,学者在混合沉积研究方面的报道不断涌现。综合前人研究,对混合沉积的研究历程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详述混合沉积的分类命名、成因类型、控制因素、沉积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等内容。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沉积的表象特征,21世纪初期,主要研究混合沉积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近期学者们主要研究混合沉积的石油地质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裂缝是混积层段形成优质储层不可缺少的条件,而混积岩可以成为优质烃源岩,源内源外均可成藏。
- 尹柯惟刘颖赵文婷孟庆尧魏岩
- 关键词:相模式优质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