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01A08)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宋玉财王晓虎侯增谦张洪瑞陈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多金属
  • 4篇矿床
  • 4篇成矿
  • 3篇地质
  • 3篇多金属矿
  • 3篇多金属矿床
  • 3篇盆地
  • 3篇金属矿
  • 3篇金属矿床
  • 3篇兰坪盆地
  • 2篇银多金属矿
  • 2篇银多金属矿床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兰坪盆地
  • 1篇多金属成矿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4篇王晓虎
  • 4篇宋玉财
  • 3篇郝金华
  • 3篇陈建平
  • 3篇张洪瑞
  • 3篇侯增谦
  • 2篇杨天南
  • 2篇董庆吉
  • 1篇庄天明
  • 1篇刘英超
  • 1篇王淑贤
  • 1篇杨竹森
  • 1篇王哲
  • 1篇张翀
  • 1篇潘小菲
  • 1篇李伟
  • 1篇薛传东
  • 1篇张天福
  • 1篇李玉龙
  • 1篇王涛

传媒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陆碰撞环境沉积岩或变质岩容矿Pb—Zn矿床的发育特点和成矿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笔者等通过对不同类型大陆碰撞造山带环境下铅锌矿床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陆陆碰撞的主碰撞阶段,由于板块的汇聚挤压,在碰撞造山带两侧或一侧形成的前陆盆地中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未变形或弱变形,来自盆地的卤水在造山带隆升造成的重力势的驱动下,向盆地边缘汇聚,萃取盆地中的成矿元素,在碳酸盐岩的岩溶或断裂中形成MVT型铅锌矿床。在晚碰撞走滑转换阶段,盆地卤水和地层水萃取盆地地层或基底内的成矿物质形成成矿流体,陆陆碰撞持续挤压力使盆地强烈变形,同时在盆地内发育一系列逆冲推覆系统,并驱动成矿流体发生侧向迁移;在挤压后的短暂松弛阶段,成矿流体灌入逆冲断裂及其伴生的次级走滑断裂或张裂隙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沉积岩容矿铅锌多金属矿床。大陆碰撞造山带挤压至伸展这一应力转换阶段,成矿流体灌入张性构造中,形成类似秦岭碰撞造山带环境产出的脉状铅锌矿床。
王晓虎宋玉财
关键词:成矿机制
兰坪盆地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及区域成矿作用被引量:30
2011年
针对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的定年难题,选用闪锌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3个矿段(吴底厂、李子坪、富隆厂)分别测定,取得了较好的定年效果。测得白秧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铅锌成矿年龄为30~29Ma,而且3个矿段结果可互相印证。进而通过成矿年龄的探讨,认为矿区发生过2次矿化事件,一期为以铜为主的矿化,发生于古新世末-始新世初期,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强烈挤压后的应力松弛阶段成矿;另一期是以铅锌为主的矿化,发生于30~29Ma,对应于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挤压后应力松弛阶段。两期矿化事件在上千千米的'三江'成矿带上普遍存在,但在不同部位铅锌成矿时代略有不同,印度板块的东北角首先对接欧亚板块,位于岬角处正碰位置铅锌成矿要稍早于两侧的铅锌矿化事件。
王晓虎侯增谦宋玉财杨天南张洪瑞
关键词:RB-SRSM-ND成矿年代兰坪盆地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演化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构造成矿带经历了复杂而完整的多期次复合造山及叠加改造地质构造过程,导致复杂丰富的成矿演化,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床。研究认为,目前青海三江北段主要的成矿系统为:与三叠纪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银等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浅成侵入岩有关的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有关的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这些成矿系统代表了区域矿矿产资源进一步勘查的方向。
陈建平郝金华
关键词:多金属成矿地质构造
滇西兰坪盆地富隆厂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床中闪锌矿的微量元素、S-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在野外地质观测基础上,对滇西兰坪盆地富隆厂一带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广泛发育的闪锌矿进行了微量元素、S-Pb同位素组成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矿床的闪锌矿均表现出富Cd,贫Ge和Ga,Fe-Cd呈反相关关系,Zn/Cd平均比值较低,δ34S值基本一致,其变化范围较窄,峰值在5‰~6‰之间;不同矿床闪锌矿的铅同位素基本重合,在207Pb/204Pb-206Pb/204Pb和208Pb/204Pb-206Pb/204Pb投影图解中,主体均位于上地壳线和造山带线之间,在Δβ-Δγ图解中,总体上落入上地壳-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范围和上地壳铅范围内,与盆地内不同物质来源端员对比发现矿物中的Pb同位素基本在中新生代沉积岩系范围内。因此认为富隆厂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同一成矿流体活动的产物,只是产出空间位置不同,实为同一矿床。同时,其成矿温度为中低温,硫可能来自盆地中膏盐的有机质热化学还原或含硫有机物的分解,金属可能源自区域沉积地层。
王晓虎宋玉财侯增谦张洪瑞刘英超杨竹森杨天南潘小菲王淑贤薛传东
关键词:兰坪盆地闪锌矿微量元素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带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成矿带地处青海南部地区,区内呈NW-SE向展布一系列新生代具钼铜矿化的岩体。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纳日贡玛、陆日格、打古贡卡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三江"北段含矿斑岩主要为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Sr-Nd-Pb同位素处于亏损地幔(MORB)与富集地幔的演化曲线上,被俯冲板片流体所交代的富集地幔可能为岩浆的源区。同时,"三江"北段斑岩源区同位素更向亏损地幔端员靠拢,而软流圈物质注入量的多少则导致了"三江"北段成矿带、玉龙成矿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以纳日贡玛大型钼铜斑岩矿床为中心的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带的确立,暗示在青海南部仍然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及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的潜力。
郝金华陈建平董庆吉李玉龙王涛马继义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
兰坪盆地北部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被引量:11
2011年
兰坪盆地白秧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由数条矿脉构成,进而划分为多个矿段,过去对不同矿段的矿床地质及矿体矿化特点缺乏研究。本文在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显示,矿区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和呈近南北向、北西西向、北东向3组断裂。不同矿段矿体均受断裂控制,对围岩岩性的选择性不强,矿体直接赋存于断裂带内(主要),局部容矿于裂隙、劈理和热液岩溶垮塌形成的空间中,后生充填成矿,形成角砾状、块状、脉状、浸染状矿石。不同矿段矿物组成和元素组合有差别,李子坪和吴底厂矿段以闪锌矿、细硫砷铅矿、方铅矿、灰硫砷铅矿、雄黄、雌黄为主,构成Pb-Zn-As-Sb-Ag组合;富隆厂矿段矿石矿物以闪锌矿、灰硫砷铅矿、方铅矿、黝铜矿系列矿物、车轮矿、辉银矿、汞银矿为主,构成Pb-Zn-Cu-Ag组合;白秧坪矿段矿石矿物以黝铜矿系列矿物、辉铜矿、黄铜矿、灰硫砷铅矿、辉砷钴矿、硫钴镍矿、含钴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等为主,构成Cu-Co-As-Zn-Pb组合。综合分析认为,白秧坪矿区发生过两次热液成矿事件,一期为古新世末—始新世初期以铜为主的矿化,另一期是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以铅锌为主的矿化,含铅锌成矿流体活化前期铜矿化在富隆厂和白秧坪矿段形成铅锌铜等多金属组合;成矿很可能出现在区域强烈挤压后的应力转换阶段,此阶段围岩开放空间发育,成矿流体灌入成矿。
王晓虎宋玉财侯增谦张洪瑞王哲庄天明张翀张天福
关键词:兰坪盆地矿床地质
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产资源成矿预测被引量:14
2011年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了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区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资源预测模型,并提取了相关成矿预测因子,采用分级证据权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了赋值,圈定了区域有利成矿远景区,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表明,与斑岩型钼铜矿有关的矿床预测权重包括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矿化异常等及其相关的定量化分析因子;依据后验概率值将研究区划分两个成矿远景区:纳日贡玛-东莫扎抓成矿远景区(Ⅰ)、阿多-结多成矿远景区(Ⅱ)。在两个成矿远景区内又可划分出A类铜钼矿有利靶区5处、B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C类铜钼矿有利靶区4处;利用丰度模型法估算青海"三江"北段区域内铜资源量为7 412 730 t,钼资源量为8 566 180 t。
陈建平董庆吉郝金华李伟
关键词:资源潜力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