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7-3)
- 作品数:21 被引量:238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振华李潮海赵霞刘京宝刘天学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河南省玉米病害的发生特点和主推品种的田间抗性鉴定被引量:6
- 2010年
- 以19个河南主推玉米品种为材料,连续2年分别在豫西南、豫中南、豫东、豫中、豫北进行抗病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区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南方锈病和弯孢叶斑病,其中褐斑病在豫东发病最重,豫北、豫中和豫中南发病较轻,豫西南基本不发病;南方锈病在豫西南发病最重,豫中南、豫东和豫中中度偏重发生,豫北发病较轻;弯孢叶斑病在豫中南发病最重,豫西南、豫东、豫中中度发病,豫北发病较轻。
- 段鹏飞刘天学李潮海
- 关键词:玉米病害抗性鉴定
- 种植密度对玉米雄穗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雄穗发育的影响,对郑单958和浚单20玉米的雄穗长度?分枝数、抽雄期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石蜡制片方法观察了玉米花药的发育,醋酸洋红法测定了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玉米雄穗的分化相应推迟.在高密度条件下,雄穗的穗长明显变短,分枝数显著减少,抽雄期推迟.高密度条件下花药发育迟缓,当低密度条件下的玉米花药壁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时,高密度的玉米花药仅分化出孢原细胞.花粉的生活力随密度增加略有降低,但影响不显著.
- 李春奇曹偌遥郑慧敏张守林李芸李潮海
- 关键词:玉米雄穗种植密度发育花粉生活力
- 垄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生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探讨华北地区夏玉米垄沟种植效果和适宜种植方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收获后起垄沟播、垄作和平作3种种植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和玉米叶片水势、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处理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垄作和平作,全生育期平均0~100cm土层沟播比垄作和平作分别高2.00%和5.40%。沟播分别比垄作和平作开花期平均叶片水势高26.99%和30.54%,全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高5.43%和13.83%、干物质积累增加4.03%和19.49%,最终籽粒产量分别比垄作和平作高3.81%和11.62%,差异极显著。
- 李亚贞焦念元尹飞郭书亚王振华张新张前进焦万松付国占
- 关键词:垄作沟播夏玉米生育
- 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性的分组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为了对超高产杂交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基本依据,试验选用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系)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用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杂交组合分为低产、中产、高产和超高产4组。按分组结果对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不协调是产量低的重要原因;单位面积穗数一直是产量构成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一个限制因素;在7 650~9 900 kg/hm2水平下,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在10 275~11 460 kg/hm2水平下,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贡献都最大;超高产水平下,千粒重与穗粒数之间是完全可以协调的,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实现更高产比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意义更大。
- 李万昌姜丽娜邵云李春喜刘曙东
- 关键词: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 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探讨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SS+M、SS+NM、NT+M、NT+NM)在河南西平进行连续3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4种酶的活性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即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土壤酶活性从播种到花后45天先升高后下降,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花后15天达到最大值。在0~5 cm和5~10 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SS+M>NT+M>SS+NM>NT+NM;在10~20 cm土层,NT+M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急剧下降;在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在大多数时期深松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免耕处理,SS+M>SS+NM>NT+M>NT+NM。在豫南雨养区实施秸秆覆盖深松能够提高土壤的酶活性,值得推广。
- 郭书亚尚赏王坤汤其宁张艳付国占卢广远
- 关键词:土壤脲酶
- 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为探究秸秆覆盖深松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采用4种耕作模式处理(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在河南西平进行了连续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中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模式下,SOC、ROC和DOC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在0~5cm和5~1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下SOC、ROC和DOC含量高于不覆盖处理,表现为深松覆盖>免耕覆盖>深松不盖>免耕不盖;而从10~20cm土层以下,免耕处理下SOC、ROC和DOC含量急剧下降,表现为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相关性分析表明,ROC、DOC含量与SOC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土壤ROC和DOC的含量很大程度上与SOC的储量相关。
- 郭书亚尚赏王坤付国占卢广远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
- 玉米新品种郑单22生态适应性研究
- 2008年
- 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玉米品种郑单22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夏播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郑单22的产量逐渐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叶面积系数最大值、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生育进程加快,但6月15日以前播种差异不大。
-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
- 关键词:玉米生长发育生态条件
- 缺苗断垄对机播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探讨缺苗断垄对机械化播种夏玉米的影响,在大田状态下设置2个品种不同缺苗断垄程度进行试验,并对缺苗级别、断垄级别、子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缺苗断垄引起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株数和穗数减少,随着缺苗断垄级别的增加,株数穗数逐渐减少,产量逐渐降低。产量降低幅度小于缺苗断垄级别的增加幅度,在缺苗断垄率为10.00%~40.00%的情况下,产量降低幅度为3.60%~28.51%;在缺苗断垄率相同的情况下,鲁单981比郑单958的减产幅度大些。
- 赵霞陈保林司雪琴乔勇胡青妞刘京宝王振华韩冬
- 关键词:缺苗断垄
- 河南玉米叶斑病发生的区域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2007,2008年调查了19个玉米品种在河南不同生态区(豫西南、豫中南、豫东、豫中、豫北)病害发生情况,并结合不同生态区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降水、日照)对河南玉米病害发生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乳熟期豫东褐斑病发病最严重、腊熟期豫西南南方锈病发病最严重、腊熟期豫中南弯孢叶斑病发病最严重,豫中、豫北病害较轻.吐丝前温度是促使病原孢子萌发侵染关键因素,吐丝后降水总量、温度、湿度是促使病害发展及再侵染的主要生态条件.
- 段鹏飞刘天学李潮海
- 关键词:玉米病害不同生态区
- 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衰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2年
- 采用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深松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覆盖、免耕不覆盖)在河南西平进行了3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花后不同时期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深松覆盖处理下玉米穗位叶一直保持着较高SOD、POD活性,在花后15d、30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深松覆盖花后一直保持着较低的MDA含量,并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深松覆盖处理产量比深松不覆盖、免耕覆盖、免耕不覆盖处理分别高2.17%、6.06%、14.1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深松覆盖在降水较多的豫南雨养区能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 郭书亚张新张前进王振华李亚贞顾顺芳焦念元尹飞付国占
- 关键词:夏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