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R16)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4
相关作者:伍建林苗延巍张竞文张清杨志宏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脑损伤
  • 4篇加权成像
  • 4篇磁敏感
  • 4篇磁敏感加权
  • 4篇磁敏感加权成...
  • 3篇创伤
  • 3篇创伤性
  • 3篇创伤性脑损伤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轴索
  • 2篇轴索损伤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轴索
  • 2篇弥漫性轴索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机构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伍建林
  • 6篇苗延巍
  • 5篇张竞文
  • 3篇张清
  • 2篇杨志宏
  • 1篇沈晶
  • 1篇周世昱
  • 1篇刘铁利
  • 1篇蔡兆诚
  • 1篇王红霞
  • 1篇唐兴
  • 1篇白秀玲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各期患者进行MR及随诊检查,超急性期(〈6h)9例,急性期(7-24h)18例,亚急性期(1.5-7天)18例,稳定期(8-14天)3例,慢性期(〉15天)6例。对其中21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行SWI随诊。观察脑梗死内有无出血、出血程度及梗死区周围小血管的改变,并与患者的临床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例大面积脑梗死随访中,SWI发现梗死后出血为16例,占76.8%。梗死后重度出血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s=0.765,P=0.001)。14例发现梗死灶周边有增多的微小血管,明显显示10例(占47.6%),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无明显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能够敏感检测梗死灶内的出血灶,预测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与发展趋势;SWI通过显示梗死灶周围微小血管的影像改变,有助于判断其周围血流再灌注情况,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杨志宏苗延巍伍建林张清张竞文蔡兆诚
关键词:脑梗塞再灌注损伤磁共振成像
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例临床和影像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后出血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显示分为0~II度。将患者临床状态进行NIHSS评分,并与SWI评价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有16例(76.2%)发生自发性梗死后出血,其中11例(68.8%)发生于亚急性期,重度出血4例(25.0%),中度出血5例(31.3%),轻度出血7例(43.8%);重度出血与临床NIHS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s=0.765,P=0.001)。有14例(66.7%)显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21例中II度显示者10例(47.6%),I度4例(19.0%),0度7例(33.3%),其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技术可以敏感、客观地评价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出血及侧支循环情况,有望成为脑梗死患者病情预测与治疗评估的有效方法。
张清杨志宏伍建林张竞文苗延巍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梗塞再灌注损伤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CT评价创伤性脑损伤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CT评价创伤性脑损伤(TBI)合并出血的作用,探讨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25例TBI患者均接受16排MSCT和1.5T MR检查,对SWI图像采用SWI最小密度投影(SWI MinIP)观察出血灶,利用SPIN软件测量SWI MinIP及CT图像上出血灶面积及数目,并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临床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组间的差异。结果 TBI患者SWI MinIP图像较相应层面CT图像显示的出血灶面积大(P=0.021),显示的出血灶数目多(P<0.05);且SWI和CT显示出血灶面积、数目均与临床GC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SWI和CT显示预后差的TBI患者出血灶面积及数目均大于预后好者(P均<0.05)。结论与CT相比,SWI检测TBI患者出血灶的敏感度和评价出血灶的面积与数目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在评价TBI损伤程度及预后方面与临床评分具有良好相关性。
张竞文唐兴伍建林张清苗延巍
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损伤程度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TI)动态变化的规律,评价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反映TBI的损伤程度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59例共计89人次的TBI患者和60例对照者行常规MRI、DTI检查。测量对照者及TB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伤后1-3月)胼胝体、内囊、脑干的FA值、ADC值。比较对照组和TBI患者间以及轻、中重度患者间的差异,将不同时期各观察区的测量值与GCS评分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不同预后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TBI患者多数观察区的FA值呈伤后持续减低趋势,FA值与GC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预后较差者FA值的减低更为明显。伤后1-3月时胼胝体、内囊处的FA值仍具有上述统计学意义。ADC值在伤后呈双相性改变,与GCS、GOS评分间相关性不及FA值。结论:FA值的减低与TBI患者的损伤程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能提示预后改变。在伤后1-3月时,DTI仍能反映出白质纤维束的损伤。ADC值与损伤程度、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不及FA值敏感、准确。
张竞文刘铁利苗延巍伍建林王红霞
关键词:脑损伤磁共振成像
嗅觉相关结构MRI体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嗅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嗅觉功能的改变会影响相应的神经结构体积变化,通过MRI对相关结构体积的定量测量,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估及检测嗅觉功能。本文对嗅觉相关结构体积的变化、嗅觉功能评分的改变及其相关性进行综述。
沈晶苗延巍伍建林周世昱
关键词:嗅觉通路磁共振成像人体测量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创伤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增多,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CT和普通MRI检查常表现为临床症状重与影像学表现轻或阴性等非匹配现象,从而发生误诊和误治等问题。目前,弥散张量成像(DT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较成熟地应用于大多数脑疾病诊断中,Fmri可更加敏感、早期和准确地评估与诊断TBI,这将在临床的精准诊断、有效治疗与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伍建林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动态扩散张量成像的演变规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DTI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反映TBI病理生理学改变、病程发展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轻度TBI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行常规MR、DTI检查。测量TB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伤后5周~3个月)和对照者多个脑区的FA值、ADC值并进行比较,观察各测量值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轻度TBI患者部分脑叶白质和脑干区的FA值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时减低(P均<0.05),伤后5周~3个月时略低于对照者(P均>0.05),但急性期时胼胝体、内囊的FA值高于对照者(P均>0.05),此后持续减低,在伤后5周~3个月时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值大致呈现为急性期减低,亚急性期及伤后5周~3个月逐渐升高(P均>0.05)的趋势。结论 FA值减低反映神经轴索损伤,但急性期轻度TBI患者的胼胝体、内囊处FA值略升高,提示存在细胞毒性水肿。ADC值反映轴索损伤不及FA值敏感、准确。
张竞文苗延巍伍建林白秀玲
关键词:脑损伤扩散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