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2200220020223)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5H指数:10
- 相关作者:彭佩钦苏以荣童成立仇少君黄伟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耕作土壤的磷素状况被引量:8
- 2007年
- 通过对湖南省沅江市典型区域高密度采样分析和农户基本情况调研,研究了洞庭湖区4种主要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磷素状况。结果表明,4种主要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磷素都呈盈余状态,盈余量为旱地>双季稻水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全磷含量没有差异,平均1.00 g.kg-1;土壤提取磷(Olsen-P,下同)含量为旱地>双季稻水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成土母质(长江冲积物)是洞庭湖区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不同利用方式下磷肥施用和磷素平衡的不同是Olsen-P差异的决定因素。土壤微生物量磷(MB-P,下同)含量规律为双季稻水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旱地,其差异主要是由投入的有机物料量(双季稻水田>一季稻水田>旱地>水旱轮作地)引起的,而水旱轮作地的土壤MB-P偏高与采样时间正值油菜花期有关。
- 朱奇宏彭佩钦黄道友黄伟生苏以荣
- 关键词:洞庭湖区耕作土壤土壤磷素状况
-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耕层微生物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7年
- 以亚热带2个国家级稻田土壤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样为对象,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BN)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和酸水解-蒸馏法分别对耕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土壤氮含量水平较低的宁乡点,土壤全氮平均每年增加约40 mg.kg-1,而土壤氮含量水平较高的南县点,平均每年增加约55 mg.kg-1.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同时也显著增加酸解性氮及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的含量.此外,土壤酸解性氮及其组分均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对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是使稻田土壤氮素含量提高的重要措施,有机无机肥配施促进了土壤氮库的积累,即易矿化和较难矿化2部分氮库同时增加.
- 彭佩钦仇少君童成立任秀娥
- 关键词:水稻土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 洞庭湖洲滩地年淹水天数和面积变化被引量:13
- 2007年
- 研究了洞庭湖洲滩地年淹水天数和面积变化。利用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1952~2000年的逐日水位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洲滩地的多年平均淹水时间(天数)。结合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水位时相卫星图像的解译数据,通过插入法和相关分析,得出了20世纪70和90年代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面积。结果表明,区内不同区域变化各异,东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减少,南洞庭湖中位的洲滩地增加,但高位和低位洲滩地减少,西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增加。表明东洞庭湖在70~90年代发生了逆向演替,南洞庭湖以正向演替为主,西洞庭湖发生了正向演替。为此,提出中低位洲滩地不宜发展杨树,获、芦生产的重点应该逐步地由东洞庭湖向西、南洞庭湖转移。
- 彭佩钦童成立仇少君
- 关键词:洞庭湖
-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被引量:31
- 2006年
-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利用方式的改变必将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洞庭湖腹地选取典型样区,通过调查走访和密集取样,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和双季稻水田)下623个农田耕层土样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低顺序为双季稻水田(28.12 g/kg)>一季稻水田(27.03 g/kg)>水旱轮作地(24.79 g/kg)>旱地(17.96 g/kg),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地生产力、秸秆还田量和土壤水文状态是导致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强作物秸秆还田(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地表覆盖是维持和提高洞庭湖区耕作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尤其是旱作土壤。
- 唐国勇彭佩钦苏以荣童成立吴金水黄伟生朱奇宏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耕作土壤洞庭湖区
- 洞庭湖典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氮及其垂直分布被引量:111
- 2005年
- 以洞庭湖3类湿地的典型剖面为代表,研究了土壤碳、氮和微生物C、N状况及其垂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C、N有明显差异,而且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湖草滩地表层有机碳、全氮含量明显高于芦苇滩地和垦殖水田。湖草滩地表层微生物碳,湖草滩地与垦殖水田接近,而远大于芦苇湿地。湖草滩地表层土壤微生物N,高于芦苇滩地和垦殖水田。土壤表层微生物C占有机碳的比例,垦殖水田高于湖草滩地,高于芦苇滩地。土壤微生物C与有机碳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氮、微生物N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C、N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0.001mm粘粒与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微生物C、N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指数或对数正相关关系(p<0.01)。
- 彭佩钦张文菊童成立王小利蔡长安
- 关键词:土壤全氮全氮含量芦苇湿地
- 洞庭湖区湖垸农业与退田还湖区替代农业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简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成与洪涝灾害状况,并提出退田还湖湖垸实行避灾种植制度,建立高效替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对策。
- 彭佩钦
- 关键词: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替代农业农业模式农业发展模式
-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土壤氮素含量与循环被引量:10
- 2007年
- 通过对洞庭湖典型地区的密集采样分析和农户调查,研究了4种利用方式耕作土壤全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两者关系和N素循环特征。结果表明:耕作土壤全N、MB-N含量平均值为3.00±0.48g/kg和101.4±49.2mg/kg。双季稻、一季稻、水田旱作和旱地全N平均含量依次为3.12±0.40g/kg、3.03±0.39g/kg、2.79±0.43g/kg2、.10±0.46g/kg。4种利用方式的MB-N含量分别为124.0±56.6mg/kg、96.4±39.2mg/kg、108.0±48.6mg/kg、75.2±30.5mg/kg。除水田旱作外,MB-N与全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N素盈余量依次为双季稻(105.0kg/hm2.a)>一季稻(75.1kg/hm2.a)>水田旱作油菜(64.5kg/hm2.a)>旱地苎麻(51.9kg/hm2.a)。
- 黄伟生彭佩钦黄道友苏以荣朱奇宏
- 关键词: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方式N循环
-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被引量:20
- 2005年
-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 彭佩钦仇少君
- 关键词:洞庭湖区农业环境生态保护工程复合经营模式湖泊面积
- 湖南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演变趋势被引量:23
- 2006年
- 以湖南省沅江市(28°42′~29°11′N、112°16′~112°56′E)为代表,通过典型样区密集取样分析和同一区域的历史资料比较,研究了洞庭湖区农业用地土壤有机碳的演变趋势,发现稻田土壤有机碳在最近25a中稳步增加,而改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2004年典型样区土壤有机碳均值为(26.66±4.93)g·kg^-1,主要分布区间为20~35g·kg^-1,比1979提高22.64%;其中耕作制度为双季稻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提高到了2004年的28.12g·kg^-1,年均增加量约313.5mg·kg^-1(年递增率为1.15%);耕作制度为一季稻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提高到了2004年的27.25g·kg^-1,年均增加量约278.3mg·kg^-1(年递增率为1.16%),耕作制度为水旱轮作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提高到了2004年的23.90g·kg^-1,年均增加量约144.5mg·kg^-1(年递增率为0.78%),而改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由1979年的20.29g·kg^-1降低到了2004年的18.40g·kg^-1,年均减少量约75.48mg·kg^-1(年递减率为0.37%).方差分析表明,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改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减少未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洞庭湖区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均是重要的固碳场所,农业用地的土壤有机碳库是大气CO2循环的“汇”,而不是“源”.
- 彭佩钦刘强黄道友汪汉林唐国勇苏以荣
- 关键词:洞庭湖区土壤有机碳耕作制度
- 洞庭湖区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6年
- 在洞庭湖区选取典型样区,于2004年3月通过调查和密集取样,测定了各种耕地利用方式(旱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和双季稻水田)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分析了DOC、MBC、TOC的关系。结果表明,(1)DOC含量为水旱轮作地(66.3mg·kg-1)>双季稻水田(64.7mg·kg-1)>一季稻水田(60.1mg·kg-1)>旱地(55.7mg·kg-1),MBC含量为双季稻水田(885.9mg·kg-1)>一季稻水田(730.6mg·kg-1)>水旱轮作地(720.9mg·kg-1)>旱地(488.6mg·kg-1),有机物质的输入量、种植制度和水肥管理是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2)旱地、水旱轮作地、双季稻水田和一季稻水田的DOC/TOC均值分别为0.32%、0.27%、0.24%、0.24%,其相应的MBC/TOC均值分别为3.02%、2.88%、3.22%、2.91%;(3)DOC、MBC、TOC相互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秸秆还田(土)和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是调控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
- 黄伟生彭佩钦苏以荣黄道友朱奇宏
- 关键词:耕地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