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BJL029)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孟奎刘巍王波李闯吕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近代西欧崛起对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启示
- 2013年
- 本文通过比较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的兴衰进程,分析了法国、西班牙衰落的原因,总结了荷兰、英国崛起的经验。本文写作目的旨在总结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先决条件,并针对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结论在于说明制度先于科技,一国若要成功实现经济的转型,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只有制度先转型,经济才可能转型,只有制度先升级,科技才有动力升级。
- 孟奎
- 关键词:经济转型
- 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的比较被引量:9
- 2013年
- 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当今经济学界存在着三大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本文从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价值的本质和度量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了三大价值理论的区别,同时也指出三大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为重新认识三大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 孟奎
-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斯拉法
- 我国农业体制改革探索被引量:1
- 2014年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农业改革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即充分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改革的新路径。本文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我国未来农业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提议。未来我国农业改革重点在于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配置更好地由市场来决定,同时限制政府过多的职能,让其在最基本职能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 刘巍孟奎
-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改革政府
- 我国后刘易斯时代的农业改革
- 2015年
-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现状及背后深层次的制度约束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最新精神提出了我国后刘易斯时代农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具体政策建议。
- 李闯孟奎
- 关键词:农业改革政府
- 我国农业转型所处阶段、面临问题与对策思考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通过对西方农业转型理论进行理论梳理,着重介绍美国农业经济学家Timmer的农业转型四阶段理论,然后对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状,对我国农业转型所处阶段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转型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从农地产权不清和户籍制度两个方面论证了现有制度对我国农业转型的制约。最后本文就制约我国农业转型的制度因素提出了对策思考,就土地制度而言应该给予农民明确的土地产权,而就户籍制度而言应该将户籍与生产资料分配和社会福利脱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户籍管理制度。
- 孟奎
- 关键词:农业转型农地产权户籍制度
-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016年
- 从宏观视角看,金融结构并不影响全社会资本积累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微观视角看,金融结构并不影响企业的融资选择和财务结构。由此可知,一国金融结构本身并不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影响,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更多的来自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制度的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与自由度,而不是其金融结构。
- 王波孟奎
- 关键词:金融结构银行主导经济增长
- 中国与墨西哥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之比较
- 2014年
- 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是城镇化过程的本质也是推动其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本文以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比较了中国与墨西哥两国在这一进程中各自特点、所处阶段和存在问题,并利用刘易斯的理论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和政策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为我国下一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 吕洋孟奎
-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转折点
- 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之比较
- 2013年
- 本文主要是对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与以往注重比较两者区别的研究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前提条件的放松以及对其模型推导的变形,发现其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相通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尝试是否可以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联通,证明三大价值理论之间的共通之处要多于他们之间的分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价值理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孟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