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W025)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曾智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1篇新释
  • 1篇鱼灯
  • 1篇器物
  • 1篇器物造型
  • 1篇考古
  • 1篇考古发现
  • 1篇画像
  • 1篇画像石
  • 1篇汉代
  • 1篇汉代画像
  • 1篇城南

机构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曾智安

传媒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新解——以汉代画像、器物造型为证被引量:8
2013年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的来历、主题、音乐形态等问题困扰学界千有余年,历来歧说纷纭。利用出土的汉代画像、器物造型,结合曲辞大意,对汉鼓吹铙歌《朱鹭》曲的主题及音乐形态进行新的解读,可以认为,《朱鹭》是采用歌舞对唱形式,隐喻男女欢合、子孙昌盛这一汉代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与艺术主题。这一结论并对聚讼数百年的"汉鼓吹铙歌为军乐说"构成根本性的质疑。
曾智安
关键词:画像石
汉鼓吹曲《战城南》新释——以考古发现材料为证被引量:5
2014年
汉乐府名篇《战城南》曲辞多有难解之处。本文从其中的关键难句"梁筑室,何以南?梁何北"入手,大量利用考古发现材料,指出其内容主要与汉代人对阴间世界的想象及其所信奉的生死有别、阴阳异路等观念有关,着力于表现"野死"者渡过冥河后无法重返人世的悲痛,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是表现人间战场之景。进而指出,汉鼓吹曲《战城南》主要用于朝廷赏赐给功臣作为丧葬仪式,采取角色分工表演的乐曲形态,通过设身处地表现忠臣"野死"后在阴间的悲惨境遇,向战死者家属表达哀悼和抚慰之意。
曾智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