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03048)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衡峰边宏李俊谢玲张钰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相容性及结晶性被引量:4
- 2012年
- 将聚偏氟乙烯(PVDF)颗粒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DF-CTFE))物理共混后采用溶液浇注的方法制备成共混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PVDF/P(VDF-CTFE)共混薄膜的相容性、结晶行为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DF/P(VDF-CTFE)体系中P(VDF-CTFE)作为一种无规共聚物在与PVDF共混时有一定的相容性,影响着PVDF的结晶熔融热力学特征;PVDF/P(VDF-CTFE)共混结晶时,P(VDF-CTFE)的存在有利于形成β型晶体;PVDF均匀地分散在P(VDF-CTFE)相中,而且随着PVDF含量的减少,分散点的PVDF球晶数量越少。
- 李衡峰谢玲边宏李俊
-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共混相容性
-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接枝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2010年
-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chlorotrifluoroethylene),即P(VDF-CTFE))为引发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其主链上接枝液晶6-((4-cyano-4-biphenyl)oxy)hexyl methacrylate(CBHM),合成一种新型的接枝聚合物P(VDF-CTFE)-g-PCBHM。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接枝是否成功。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线衍射考察了接枝链段对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接枝链段参与下,聚合物出现了有利于改善材料电致伸缩性的极性β相;这种合成方式也为其他含CTFE的氟聚合物的修饰改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李衡峰郝泽铭谭凯元秦牡兰
-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
- 聚酰亚胺/碳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SiC复合膜,SiC使用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采用FT-IR、SEM、TGA等对杂化膜的化学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改性SiC成功,在含量为3%时,改性SiC在PI基体中分散效果比未改性SiC要好;偶联剂的加入对PI和SiC的结晶性能有少量影响,对PI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 陈俊陈江聪贺国文李俊
- 关键词:聚酰亚胺SIC
- 杂多酸-钛凝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 2010年
- 以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新型制备方法,利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乙烯基吡咯烷酮预聚物产生的位阻效应阻碍钛凝胶团聚,将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钨酸和磷钼酸分别嵌入钛凝胶中制备杂多酸-钛凝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分析仪、X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保留着部分Keggin结构,其大部分已经消失,形成新的晶体结构;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复合材料由淡黄色变为蓝色,经过20min光照后仍未饱和,之后,将材料置于无光的环境中,其很快变回淡黄色。
- 李衡峰边宏张钰琴
- 关键词:乙烯基吡咯烷酮多酸化合物光致变色复合材料
- 含氟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以含氟二胺TFDB和含氟二酐6FDA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A),以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复合薄膜。利用FT-IR和SEM对复合膜的化学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证实复合膜的...
- 贺国文李衡峰
- 关键词:含氟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低吸水性
- 文献传递
-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微观结构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1,1,2-三氟三氯乙烷(F113)作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不同配比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利用NMR,FTIR,GPC和元素分析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和讨论。对共聚物的19FNMR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H2CF2CF2CFClCH2CF2—结构和—CF2CFClCF2CFClCF2—结构为随反应物三氟氯乙烯(CTFE)的增加主要的结构增长成分,增速是其他结构增长速度的2倍;F113的使用提高了共聚物中的CTFE的含量;该种反应中少量的CTFE-CTFE结构中存在明显的晶区。
- 李衡峰岳春波边宏
- 关键词:微观结构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