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6043)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聂逢君姜美珠胡青华郝红蕾李满根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盆地
  • 4篇流体
  • 3篇砂岩
  • 3篇热流体
  • 2篇地层
  • 2篇地磁
  • 2篇植物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古地磁
  • 2篇二连盆地
  • 2篇浮游植物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磁学
  • 1篇东营凹陷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活动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相
  • 1篇营养盐
  • 1篇营养盐限制

机构

  • 7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7篇聂逢君
  • 5篇姜美珠
  • 4篇胡青华
  • 3篇郝红蕾
  • 2篇黄邦钦
  • 2篇饶明辉
  • 2篇李满根
  • 2篇夏菲
  • 1篇吴克强
  • 1篇陈益平
  • 1篇洪华生
  • 1篇郭国林
  • 1篇胡俊
  • 1篇严兆彬
  • 1篇曾祥波
  • 1篇秦明宽
  • 1篇章卫星
  • 1篇李思田
  • 1篇柳欣
  • 1篇刘成东

传媒

  • 2篇台湾海峡
  • 2篇东华理工学院...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铀矿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Chines...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地磁学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介绍了地球磁场的成因、极性变化以及运用极性倒转划分对比地层和指示环境。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古地磁极性变化和古纬度方法对二连盆地某地区地层定年和地层界面进行识别。
胡青华聂逢君李满根饶明辉
关键词:磁性地层二连盆地
胜利油田东营凹陷流体-砂岩相互作用期次及其识别标记被引量:5
2009年
胜利油田东营凹陷主要储层砂岩自始新世形成以来经历了至少四期流体的活动,这四期流体与砂岩的相互作用通过矿物溶解、胶结及脉体充填等成岩事件而表现出来。作用过程中溶解作用使砂岩孔隙度增加,改善储层质量;而胶结作用通常使孔隙度减少,伤害储层或破坏储层,但早期胶结作用形成的粗晶碳酸盐矿物可以支撑格架颗粒,阻止后期的压实而导致孔隙"坍塌"。通过东营凹陷坨胜永断裂带和中央背斜及凹陷带沙三段(Es3)和沙四段(Es4)段储层砂岩薄片镜下观察,胶结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综合其它资料得出:第一期流体与砂岩相互作用发生在孔店晚—沙四晚期,以方解石+石膏胶结为标志;第二期发生在沙三—东营(Ed)末,以粗晶"马鞍状"白云石为标志;第三期发生在馆陶(Ng)沉积时期,以微晶含铁白云石为标志;第四期发生在馆陶沉积之后,以铁白云石脉为标志。
聂逢君刘成东张守鹏严兆彬姜美珠郭国林陈益平
关键词:流体砂岩相互作用东营凹陷
珠江口盆地构造岩浆活动与热流体的形成被引量:15
2005年
热流体活动可以改变盆地的温压场,对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珠江口盆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海上含油气盆地。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到了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联合控制。五期重要的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决定了盆地演化的复杂性,造成了盆地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均高,促进了盆地的热流体形成与活动,也使得盆地内烃源岩成熟加速。包裹体等分析表明,盆地油气运移始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延续至第四纪。目前研究表明,油气运移至少经历了两期。
聂逢君姜美珠吴克强郝红蕾胡青华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岩浆活动热流体
盆地中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概述被引量:7
2007年
热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了当今地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它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日臻成熟,使得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成果推陈出新。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流体(热流体),及其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尤其是含油气盆地中热流体与砂岩的相互作用后,岩石孔隙度和渗透性、热流体作用的各种标志等作了全面的概述,期望对从事该领域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
聂逢君夏菲姜美珠
关键词: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时代探讨被引量:31
2007年
赛汉高毕和巴彦乌拉地区是二连盆地两个新近突破的砂岩型铀矿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二级构造单元,前者位于乌兰察布坳陷的东北角,后者位于马尼特坳陷的西南角,中间由贺根山断裂分隔。由于两个地区的含矿目的层的厚度、岩性、岩石颜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差别,故而引起了两地的含矿目的层时代的争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砂岩型铀矿区部分钻孔进行了古地磁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地磁极性序列变化基本相似,相当于国际标准年表的阿普第—阿尔必期。同时,在两个地区采集的部分孢粉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均获得较多早白垩世的标志分子,组合面貌与我国北方早白垩世赛汉塔拉组Cicatricosisporites-Disacciatrileti孢粉植物群的特征非常相符。古地磁和孢粉分析资料共同有力地证实了二连盆地的这两个地区砂岩型铀矿的目的层属于同一个层位,即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
聂逢君陈安平胡青华申科峰秦明宽李满根姜美珠
关键词:古地磁砂岩型铀矿早白垩世二连盆地
浙江江山藕塘底组沉积相分析及层序划分
2006年
藕塘底组属于上石炭统,是一套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混合沉积岩。根据在江山的野外地质勘查资料,通过分析其岩性、岩相等地质特征,同时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该层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和层序划分、对比,阐述层序和沉积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可分为四个三级层序:CSq1、CSq2、CSq3、CSq4。
郝红蕾聂逢君饶明辉章卫星丁启秀
关键词:沉积相层序地层
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2004年7—8月,2005年7月及2006年8月分别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区5个测站进行了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船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区浮游植物营养盐的限制状态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氮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并与上升流的存在与否无关;磷的弱限制偶尔会发生,这与涌升水的N/P比值有关.而硅只有在近岸上升流区形成高氮和磷的补充情况下偶尔才会产生微弱限制.在陆架外缘区,浮游植物限制状态较稳定,表现为受N的限制为主导的N、P的共同限制,P限制相对较弱.
胡俊柳欣张钒黄邦钦洪华生
关键词:浮游植物台湾海峡
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2005年11月16日和27日,运用稀释法和桡足类添加法,对厦门宝殊屿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均大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小型浮游动物对总的Chla和nano-Chla具有一致的显著的摄食作用(0.51—0.78d。),当存在螺旋环沟藻等大型的异养甲藻时,亦能摄食micro-级浮游植物.所添加的桡足类主要摄食micro-级的浮游植物,也显著摄食小型浮游动物,16日,所添加的桡足类促进nano-级浮游植物的每天生长效应达0.03ind/dm^3.说明了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共同控制着浮游植物的生长.由于桡足类的杂食性.可产生一定的营养级联效应.
曾祥波黄邦钦
关键词:小型浮游动物桡足类浮游植物厦门海域
砂岩对热流体作用的响应及识别标记——以珠江口盆地西部为例被引量:14
2005年
沉积盆地中流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整个地球范围内研究流体与岩石、流体与流体的相互作用是地学界当前乃至今后重要的课题。砂岩因其发育孔隙为流体的流动和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场所。地表以下较深处形成的热流体运移到较浅部时,与“冷”砂岩之间存在着温度、成分等多方面的差异,两者之间必然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研究砂岩的物质成分,砂岩的格架颗粒的蚀变现象,新生胶结物矿物的形成,储层砂岩孔隙度在垂向上的变化,碳酸盐矿物、石英次生加大边和石英裂隙中的包裹体温度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的变化情况追踪砂岩对热流体作用的响应标记,同时探讨了砂岩与热流体作用的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油气运移与砂岩储层的质量及储层预测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聂逢君姜美珠李思田夏菲胡青华郝红蕾
关键词:砂岩热流体
Study on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ETS) of phyto-plankton in Taiwan Strait and Xiamen Harbour
2005年
Phytoplankton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P-ETS) activities were studied in two cruises in Taiwan Strait (Aug. 1997 and Feb. –Mar.1998) and two cruises in Xiamen Harbour (Oct., 1997 and Apr., 1998). Results showed that P-ETS activity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southern Taiwan Strait in summer was homo- geneous [mean value of 0.106 μlO2/(L?h)], inhomogeneous in northern Taiwan Strait in winter. Variation of P-ETS activity in middle part of the Strait was not obvious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Mean P-ETS activity of Xiamen Harbour in autumn was 0.255 μlO2/(L?h) with a little higher value in Jiulong River estuary areas. In spring, P-ETS activity was mo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and the mean value was 1.076 μlO2/(L?h). P-ETS activity in spring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in autumn in Xiamen Harbour.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ETS in Taiwan Strait was homogeneous at some stations in winter and in summer. An obvious daily variation of P-ETS activity was recorded at Stn 9837, high at midnight and low in the early mornin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ETS activity and Chl-a was observed.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estimated respiratory rate to photosynthetic rate varied seasonally, high in winter (0.41) and low in summer (0.12).
黄邦钦洪华生徐宪忠刘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