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2009)

作品数:8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彭士明施兆鸿高权新王建钢张晨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银鲳
  • 3篇LC-PUF...
  • 2篇养殖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养殖
  • 2篇卵黄
  • 2篇卵黄发生
  • 2篇抗氧化
  • 1篇养殖水域
  • 1篇益生菌
  • 1篇幼鱼
  • 1篇鱼类
  • 1篇增重率
  • 1篇脂肪
  • 1篇溶菌酶
  • 1篇受体
  • 1篇受体Α
  • 1篇水鱼
  • 1篇水域
  • 1篇饲料

机构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7篇高权新
  • 7篇施兆鸿
  • 7篇彭士明
  • 6篇王建钢
  • 4篇张晨捷
  • 3篇李云莉
  • 2篇尹飞
  • 2篇孙鹏
  • 1篇林少珍

传媒

  • 5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Chines...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nfluence of dietary n-3 LC-PUFA on growth,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in marine fish Sebastiscus marmoratus
2014年
Abstract A 60-day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omega-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n-3 LC-PUFA) on growth,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of marine fish Sebastiscus marmoratus. Five diets containing 3.6, 10.2, 18.2, 26.5, or 37.0 g/kg n-3 LC-PUFA were prepared. The results reveal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f dietary n-3 LC-PUFA on the final weight, weight gain, specific growth rate, feed conversion ratio, and condition factor. As dietary n-3 LC- PUFA increased, weight gain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increased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s fed 18.2, 26.5 and 37.0 g/kgthan in groups fed 3.6 and 10.2 g/kg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fed 18.2, 26.5, or 37.0 g/kg (P〉0.05).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n-3 LC-PUFA,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docosahexenoic acid content in muscle and liv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mmunoglobulin class M content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9.1 to 14.8 Ixg/L, and lysozyme activity content increased from 1 355 to 2 268 U/mL. Broken line model analysis according to weight gain indicated that a dietary n-3 LC-PUFA level of 18.2 g/kg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growth at a fat level of 125 g/kg. Therefore, appropriate dietary n-3 LC-PUFA not only promote growth and improve the n-3 LC-PUFA content, but also enhance immune function in S. marmoratus.
彭士明岳彦峰高权新施兆鸿尹飞王建钢
关键词:GROWTH
银鲳ERα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卵黄发生期间饲料n-3LC-PUFA对其组织表达的影响
2016年
本研究克隆获得银鲳(Pampus argenteus)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长度196 bp,编码65个氨基酸。经BLAST比对,与其它鱼类ERα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在89%~93%之间,证明实验所得序列为银鲳ERα基因的部分片段。以1年龄雌性银鲳为实验对象,配制了4组等氮、等能及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以100%鱼油(FO组)、70%鱼油和30%大豆油(FSO组)、30%鱼油和70%大豆油(SFO组)、100%大豆油(SO组)为脂肪源,研究银鲳在卵黄发生期间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及饲料n-3LC-PUFA对其组织表达的影响,实验周期185 d。结果表明,在卵黄发生中期与后期,肝脏与卵巢中ERα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卵黄发生前期(P〈0.05);卵黄发生后期肝脏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虽较卵黄发生中期呈升高趋势,但除了SO组之外,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卵巢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在整个卵黄发生期间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P〈0.05)。饲料n-3LC-PUFA对肝脏与卵巢ER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在卵黄发生前期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但在卵黄发生中期与后期,饲料中较高的n-3LC-PUFA含量显著提高了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在卵黄发生中期与后期,FO与FSO组肝脏与卵巢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均分别显著高于SO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饲料n-3LC-PUFA与卵黄发生时期对银鲳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且两者对组织中ERα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彭士明李云莉高权新施兆鸿张晨捷王建钢
关键词:银鲳雌激素受体Α卵黄发生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3年
益生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益生菌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益生机理、对仔鱼的益生作用、选择和应用要点、安全性以及在海水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应用信息。
高权新施兆鸿彭士明
关键词:益生菌水产养殖
银鲳卵黄发生期间组织中抗氧化水平的变化及饲料n-3LC-PUFA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了银鲳(Papus argenteus)肝及卵巢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在整个卵黄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饲料n-3 LC-PUFA对卵黄发生期间组织中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分别以100%鱼油(FO组)、70%鱼油和30%大豆油(FSO组)、30%鱼油和70%大豆油(SFO组)、100%大豆油(SO组)为脂肪源,配制了4组等氮、等能及等脂的试验饲料。以1年龄雌性银鲳为试验对象,每组饲料设3重复,试验周期185 d。研究结果表明,肝与卵巢组织SOD、CAT活性、T-AOC水平及MDA含量在卵黄发生过程中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卵黄发生后期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卵黄发生前期(P<0.05)。肝SOD(除SO饲料组外)、CAT活性、T-AOC水平及MDA含量在卵黄发生中期与前期之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卵黄发生中期FO与FSO饲料组卵巢SOD、CAT活性及T-AOC水平则均显著高于卵黄发生前期(P<0.05)。FSO饲料组肝与卵巢SOD、CAT活性在卵黄发生过程中均为最高值,且在卵黄发生中、后期均显著高于SO饲料组(P<0.05),但与FO饲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饲料组间肝与卵巢T-AOC水平在卵黄发生前期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卵黄发生后期,FO与FSO饲料组肝与卵巢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SO饲料组(P<0.05),但FO与FSO饲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与卵巢中MDA含量随着饲料n-3 LC-PUFA含量的升高而呈现出升高趋势,且这种升高趋势在肝组织中表现更为明显,卵巢组织MDA含量在卵黄发生中、后期仅FO饲料组表现出显著性升高趋势(P<0.05),其他各饲料组在卵黄发生各期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分析表明,银鲳卵黄发生过程中组织中抗氧化水平逐渐升高,适宜的饲料n-3 LC-PUFA含量(4.01%,FSO饲料组)可明显改善银鲳卵黄发生中期与后期组织中的抗氧化水平。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饲�
彭士明施兆鸿高权新张晨捷王建钢
关键词:银鲳卵黄发生LC-PUFA抗氧化卵巢
增加饲料中V_C质量分数对银鲳血清溶菌酶活性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研究了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VC)质量分数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血清溶菌酶活性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VC质量分数分别为104.21 mg.kg-1、455.33 mg.kg-1和800.54 mg.kg-1的3组饲料,依次编号为C1(对照组)、C2、C3。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平均体质量为(6.18±0.15)g的银鲳幼鱼9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C3组较C1、C2组溶菌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增加VC质量分数可显著提高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但VC对不同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肝脏与肌肉中V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同时,高水平VC也显著降低了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分析表明,增加饲料中VC质量分数(大于455.33 mg.kg-1)可提高银鲳血清溶菌酶活性与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彭士明施兆鸿高权新尹飞孙鹏王建钢
关键词:银鲳维生素C溶菌酶抗氧化
养殖水域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研究概况与展望被引量:11
2017年
在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最有用的药物。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抗生素,反而诱导产生了一系列带有抗性基因的致病菌,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以近15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为依据,概括介绍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产生及其传播途径、ARGs污染的危害性、国内外ARGs污染研究现状及加强ARGs污染研究的必要性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围绕抗性基因的检测、ARGs的传播、扩散及作用机制和控制、消除ARGs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后续研究重点的展望,以期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李云莉高权新张晨捷施兆鸿彭士明王建钢
关键词: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水产养殖
饲养密度对银鲳幼鱼增重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研究了饲养密度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5.33±0.07 g)增重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饲养密度,分别为5、10、15、25 ind.m-3,依次编为D1、D2、D3、D4组,实验周期为60 d。研究结果显示,饲养密度对银鲳幼鱼的增重率具有显著性影响,4组密度组中以D3组银鲳的增重率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它3组密度组(P<0.05)。最高密度组(D4组)的增重率与D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D1组(P<0.05)。4组密度组间银鲳胃蛋白酶活性并无显著性差异,但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在不同密度组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且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密度组(P<0.05)。D3和D4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D1和D2组(P<0.05)。综合分析可知,饲养密度可显著影响银鲳幼鱼的增重率与消化酶活性,本实验条件下的适宜饲养密度范围内(15 ind.m-3左右),银鲳幼鱼具有较好的生长速度及较高的消化酶活性。
彭士明林少珍施兆鸿高权新王建钢孙鹏尹飞
关键词:银鲳饲养密度增重率消化酶
海水鱼类亲体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脂肪酸营养特别是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在海水鱼类生殖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饲料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在调控海水鱼类性腺发育、排卵、孵化率及仔鱼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主要从必需脂肪酸需求量、对繁殖性能影响、对机体脂肪酸存储影响及对内分泌调控作用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海水鱼类亲体脂肪酸营养的研究概况,并重点分析探讨了在内分泌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后续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彭士明李云莉施兆鸿高权新张晨捷王建钢
关键词:必需脂肪酸海水鱼类亲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