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06KZ46)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洪刚刘静刘海峰马信龙姚芳莲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凝胶包埋脂肪基质细胞接受振荡载荷模式构筑工程化软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构建工程化软骨生物学行为,评估扩增软骨种子细胞的方法。方法软骨诱导化脂肪基质细胞(ADSCs),接种至nβ-TCP/Cs/PCL支架构建工程化软骨:A组(凝胶+振荡培养)、B组(凝胶+静态培养)、C组(振荡培养)、D组(静态培养);每组48块构建物,各阶段每组随机取6块,第1、4、8、12、16、20、24、28天,电镜、共聚焦观察,检测存活率、细胞增殖、Ⅱ型胶原(Col-Ⅱ)、DNA及氨基葡聚糖(GAG)含量。结果A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外基质丰富,存活率高于其他组(86.39±5.05,P〈0.05),增殖活力、C01-Ⅱ、DNA及GAG含量均高于其他组(0.57±0.12,71.30±2.51,73.21±1.38,81.25±1.29,P〈0.05)。结论凝胶包埋及振荡方式能扩增种子细胞及优化软骨构建质量。
- 郭洪刚刘静Yong Soon Chiong姚芳莲李晓眠
-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凝胶工程化软骨
- 血管化纳米诱导骨的构建及促进兔横突间融合的研究
- 2009年
- 我们研制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人工膜材,作为毛细血管网的基质材料,同步构筑血管化纳米诱导骨,并应用于兔横突间融合部位,观察其能否促进脊柱融合,分析其作用机制,探讨应用潜力。
- 郭洪刚刘静马信龙刘海峰姚康德刘印忠许可徐云强
- 关键词:横突间融合诱导骨血管化纳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毛细血管网
- 纳米化仿生诱导骨的构建及促进兔横突间融合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纳米化仿生诱导骨促进兔脊柱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成骨化兔脂肪基质细胞(ADSCs)接种在纳米级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已内酯基质,构建纳米化仿生诱导骨 建立兔腰5~6横突间融合模型,A组纳米化仿生诱导骨,B组自体髂骨,C组脂肪基质细胞移植,D组空白支架,E组rhBMP-2注射.行影像学、组织学、免疫组化、新骨及诱导因子定量分析等检查.结果 A组融合能力最强,融合率100%、新骨面积比(87.32±1.68)%、BMP含量及力学指标(128±19)、(331.56±3.21)N、(526.78±3.19)Nmm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组次之,E组新骨生长不明显,融合相对延缓.D组未融合.结论 仿生诱导骨能强化骨再生,促进脊柱融合.
- 郭洪刚刘静姚芳莲马信龙李峰坦李晓眠
- 关键词:脊柱融合脂肪基质细胞
- 凝胶包埋兔脂肪基质细胞接种三维支架动态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效的细胞种植方法,提高工程化骨构建质量。方法成骨诱导化脂肪基质细胞,制备含rhBMP-2的纳米化壳聚糖/胶原蛋白/p磷酸三钙(Cs-Col-β-TCP)支架,构建工程化骨。静态种植静态培养(A组),振荡种植静态培养(B组),凝胶+振荡种植静态培养(C组),凝胶+静态种植静态培养(D组)。第1、4.8、12、16、20、24、28天,扫描电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DNA、骨钙素水平。结果C组细胞分布均匀、呈三维内生长、细胞外基质丰富,细胞存活率、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DNA、骨钙素水平均高于其他组(79.53±2.67、0.59±0.20、65.16±6.85、207.62±19.36、55、22±8.51,P〈0.05)。结论凝胶联合振荡种植可提高细胞接种效率及增强诱导成骨活性。
- 郭洪刚刘海峰姚康德尹玉姬马信龙
-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凝胶
- RGD修饰的仿生骨膜及纳米化诱导骨促进兔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联用RGD修饰的仿生骨膜及纳米化诱导骨促进兔脊柱融合的可行性,探讨其应用潜力。方法成骨诱导化培养兔脂肪基质细胞、制备释放rhBMP-2的壳聚糖/胶原蛋白/B磷酸三钙膜材及生物衍生型复合基质,联合生物凝胶+动态种植,构建RGD修饰的仿生骨膜与纳米化诱导骨;建立兔腰5~6横突间融合模型,移植5组:A组RGD修饰的仿生骨膜及纳米化诱导骨;B组纳米化诱导骨;C组RGD修饰的仿生骨膜、D组空白支架(nCs-PCL-β-TCP),E组自体髂骨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双能X线吸收法、手动触检及生物力学检查。结果A组骨性融合能力最强,骨矿物含量(BMC)、骨密度值(BMD)、融合率及力学指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次之,B组融合相对延缓。D组未融合。结论RGD修饰的仿生骨膜及纳米化诱导骨能强化骨再生,通过协同诱导、引导、传导效应,促进脊柱融合。
- 郭洪刚刘静刘海峰Yong Soon Chiong马信龙刘印忠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骨膜
- 凝胶包埋BMP-2基因及振荡构建工程化骨的生物效应评估
- 2009年
- 目的分析构建工程化骨的生物学行为,评估优化构筑工程化骨的方法。方法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载体(Ad—BMP-2)转染兔脂肪基质细胞,nβ-TCP/Cs/PCL支架接种及构建工程化骨,分A组(基因转染加静态培养),B组(凝胶加生长因子加振荡培养)、C组(凝胶加基因转染加振荡培养)和D组(凝胶加生长因子加静态培养);第1、4、8、12、16、20、24、28天,电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检测凋亡率、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体内成骨分析。结果C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外基质丰富,凋亡率低于其它组(P〈0.05),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其它组(P〈0.05),工程化骨发育成熟。结论凝胶包埋成骨基因与振荡模式为构建工程化骨的理想方法。
- 郭洪刚
-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
- PRP及RGD联合修饰表面改性后仿生基质对ADS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评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联合修饰表面改性后支架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验证优化界面整合的方法。方法兔脂肪基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化,nB-TCP/Cs/PCL仿生基质Nd:YAG激光处理,表面改性及细胞接种:A组(PRP凝胶加RGD修饰表面改性基质加ADSCs)、B组(RGD修饰表面改性基质加ADSCs)、C组(表面改性基质加ADSCs)、D组(未表面改性基质加ADSCs);第1、4、8、12、16、20、24、28天,显微镜和电镜、共聚焦技术观察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增殖活力、Westenblot测定碱性磷酸酶及I型胶原蛋白表达活性,分析Runx2与OPG表达。结果A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外基质丰富,存活率高于其它组(88.16±1.29,P〈0.05),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及I型胶原水平均高于其它组(0.92±0.13,87.27.4-3.08,93.27±3.91,P〈O.05),Runx2和OPG表达显著。结论PRP及RGD修饰联合支架表面改性能促进细胞增殖,为理想的骨整合方法。
- 郭洪刚刘静Yong Soon Chiong姚芳莲王芳李晓眠马信龙
- 关键词:脂肪基质干细胞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表面改性
- 基于三维CT图像重建研制纳米仿生骨基质支架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分析数字化影像学技术辅助研制生物支架的可行性,评估构筑生物支架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宿主部位图像扫描,获取该区域解剖数据,对相邻层匹配轮廓间三维表面进行重构来确定支架形貌,以纳米级无机成分为单位,附于壳聚糖及聚己内酯等天然一有机成分,研制纳米复合支架。观察支架形貌、测定支架的孔隙率、亲水性及降解力学特性。[结果]图像三维重构可提高支架外部轮廓的精确度,减少单纯理化制备过程的参数误差,使支架空间三维布局更加合理,孔径200~350μm,孔隙率88.6%±0.43%的支架拥有稳定的降解速率及良好的亲水表面,可达到工程化骨支架的力学要求,能作为骨再生修复的载体框架。[结论]数字化影像学技术研制的支架具有稳定的理化性征,能解决与宿主部位相匹配的难题,具有潜在的研究空间。
- 郭洪刚刘静李峰坦刘海峰姚芳莲姚康德
- 关键词:图像三维重建纳米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合7、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兔脂肪基质细胞体外成骨潜能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分离兔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为扩增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获取兔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得到脂肪基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消化传代后诱导培养,设置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改良成骨诱导化培养组、常规成骨诱导培养组及对照非成骨诱导培养组,绘制生长曲线并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结果与常规成骨诱导化方式相比,rhBMP-7、TGF-β1能明显促进的脂肪基质细胞增殖,并促使其向成骨细胞演变,碱性磷酸酶及VonKossa染色强阳性,群体倍增时间为32h;对照组未显示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采用多因子的成骨诱导培养利于脂肪基质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分化,是扩增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有效方法。
- 郭洪刚刘静Yong Soon Chiong刘海峰
- 关键词:RHBMP-7脂肪基质细胞诱导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