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WLH48)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范武邱曾力子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邵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英汉语模糊性表现形式差异说略被引量:3
- 2011年
- 英语和汉语的模糊美感在价值功能、审美效应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汉语的模糊表达既是艺术品位,又是语言修养;而英语的模糊表达,多运用各色辞格,较多功利色彩。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英语的模糊性所引发的"具体化"往往只是一种阐释性活动,透过阐释达到对作品意义的把握;而汉语的模糊性作为文学作品的多层次结构,为读者进行再创造提供了幽深绵渺的审美空间。总体上看,与英语中"模糊"相对的词是"精确",而在汉语中与"模糊"相对的词是"直露"。本文对英汉语模糊性的表现形式差异做初步探讨。
- 范武邱
-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英汉语比较
- 从民族心理原型视角看英汉语模糊性差异被引量:2
- 2014年
- 虽说"模糊"是语言的共性之一,但英汉语的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与英语中"模糊"相对的词是"精确",而在汉语中与"模糊"相对的词是"直露"。人们在探讨引发英汉语模糊性差异的原因时,往往将视线更多地投向导致这种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如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而对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则较少关注。这种只注重外在动因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往往无法反映出一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英汉语表达在模糊性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及相关成因只有着眼民族心理原型差异的分析,才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 范武邱
-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英汉语比较
- 科技翻译研究近些年相对停滞的原因探析被引量:31
- 2012年
- 大多数有重要意义的科技翻译理论文章都是从文学翻译引发的。在译界许多学者倡导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情景下,并不完全适于从文化视角切入的科技翻译研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曾经与文学翻译研究比肩的科技翻译领域,近些年似乎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对停滞不前。本文拟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就科技翻译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 范武邱
- 刘宓庆翻译思想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刘宓庆对翻译的探讨几乎涉及当代翻译研究的各个层面,系统地整合了中西翻译思想。他跨学科越国界的对比研究和哲学范式翻译方法给译学研究以宝贵的参照。本文拟从刘宓庆的翻译研究方法出发,整合他翻译理论的内外体系,尝试探讨其翻译思想的内涵。
- 曾力子范武邱
- 关键词:翻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