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11-2-18)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卢实春王孟龙李宁林栋栋武聚山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移植
  • 3篇术后
  • 3篇脾切除
  • 3篇脾切除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原发性
  • 2篇远期
  • 2篇手术
  • 2篇术后近期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门静脉
  • 2篇静脉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肿瘤
  • 1篇低氧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13篇卢实春
  • 8篇王孟龙
  • 7篇林栋栋
  • 7篇李宁
  • 6篇武聚山
  • 6篇赖威
  • 5篇曾道炳
  • 4篇刘晋宁
  • 4篇郭庆良
  • 3篇池萍
  • 3篇王鑫
  • 3篇李传云
  • 3篇王璐
  • 3篇刘源
  • 2篇孔德刚
  • 2篇代传宙
  • 2篇刘召波
  • 2篇段斌炜
  • 1篇彭科军
  • 1篇张毅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00例肝移植术后近期各种心律失常的原因及诊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术后近期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原因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4年6月至2012年1月间500例次肝移植病例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诊治资料。结果在500例肝移植病例中,有82例(16.4%)患者发生各类心律失常,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35例(7.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3.6%),心房颤动21例(4.2%),室性心动过速8例(1.6%,包括2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中发生心脏骤停4例(0.8%),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2例(0.4%)。心律失常主要与既往有心脏病史有明显关系(χ^2=15.82,P〈0.01),与终末期肝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术前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有明显关系(χ^2=11.00,P〈0.01)。结论心律失常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术前的仔细评估,术后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对于既往有心脏病史及术前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并给予预防性措施如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以防止术中及术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王鑫卢实春王孟龙林栋栋池萍刘晋宁李宁
关键词:肝移植心律失常因果律
单中心831例原发性肝癌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下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9月8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分组,分别计算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术后获得随访的患者796例,其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1.7%、61.3%,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6%,47.9%,38.4%。其中,742例肝细胞癌(HCC)患者1、3、5年生存率为89,6%、73.2%、63.2%;无瘤生存率为72.1%,52.5%,45.5%。全部患者三种治疗方式生存曲线比较:肝移植(LT)组与肝切除组生存期优于射频消融(RFA)组,LT组在60个月后显示出明显生存优势。结论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可以使原发性肝癌的整体治疗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孔德刚卢实春王孟龙林栋栋郭庆良武聚山曾道炳刘源张毅高大明张静李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
肝移植后以窒息为主要症状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我院近年来有4例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其中1例以术后2周起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渐进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经过治疗后好转,现报告如下。
许一中王璐赖威王孟龙林栋栋刘晋宁卢实春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肝移植受者移植后症状窒息低氧血症
脾切除术对肝硬化的影响及手术相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肝病患者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脾脏形态功能产生相应变化。是否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脾切除一直以来存有争议。脾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复发性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除能降低门静脉压、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及纠正WBC和PLT减少外,还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进展等保护肝脏的作用。结合现有临床及实验室数据,综述了脾切除术对硬化肝脏的影响,以及手术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防治等相关问题,以期对肝硬化患者推广行脾切除术。
孔德刚卢实春
关键词:脾切除术肝硬化外科手术
QT间期延长与肝移植术后近期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术前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与肝移植术后近期各类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4年6月~2012年1月50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心电图的QT间期与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诊治资料。结果在500例肝移植患者中有82例(16.4%)发生各类心律失常,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35例(7.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3.6%),心房颤动21例(4.2%),室性心动过速8例(1.6%,包括2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82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脏骤停4例(0.8%),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2例(0.4%)。根据术前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QT间期延长组共103例,QT间期正常组共397例,其中,QT间期延长组中有28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QT间期正常组中有54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肝移植术后近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间期延长有明显关系(x^2=11.00,P〈0.01)。结论心律失常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术前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与肝移植术后近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因此,对于术前QT间期延长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并给予预防性措施,如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以防止术中及术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王鑫卢实春王孟龙林栋栋池萍刘晋宁李宁
关键词:肝移植心律失常QT间期
肝移植术中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中特殊情况下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的427例肝移植临床资料,分析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情况。结果 4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共进行了13次成功的异体髂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其中与腹主动脉架桥11例次,与脾动脉架桥1例次,与左侧髂总动脉架桥1例次;因二次肝移植而行架桥者4例次,因受体肝动脉不能利用而动脉架桥9例次(其中1例为活体右半肝移植);架桥耗时90~120 min;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为(511.8±573.9)d(2~1 577 d,中位时间270 d),受体平均存活时间为(554.5±606.1)d(2~1 577 d,中位时间317 d);随访期间无肝动脉相关合并症发生。结论异体髂动脉架桥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动脉异常而不能按常规方法吻合的受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动脉重建方式。但术前病情或合并症常可能影响这部分患者的术后生存。
赖威刘源卢实春黎官印李传云武聚山段斌炜代传宙曾道炳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髂动脉
基于术中自由门静脉压测定的脾切除加选择性断流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分析门静脉测压指导下脾切除加选择性断流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科因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门静脉测压指导下选择性断流组(n=71)和经典断流组(n =233).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各级门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全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组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92%、85%、77%,肝脏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明显改善(6.41 ±1.26比6.21 ±1.04;P<0.05).门脉压指导下选择性断流组与经典断流组相比再出血率(5.6%比24.1%)、Yeld分级中Ⅰ/Ⅱ级门静脉血栓形成率(19.7%比33.9%)、胃排空延迟发生率(0比5.6%)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门静脉血栓形成率(2.8%比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切脾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均降明显降低(P<0.05),但选择性断流组降压幅度更大[(10.06±4.34) cmH2O(1 cmH2O=0.098 kPa)比(8.26±4.82) cmH2O,P<0.01].选择性断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典断流组(P<0.01).结论 脾切除加断流术对于门静脉高压患者具有明确的降低FPP、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门静脉测压指导下的选择性断流具有更理想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预后.
曹技磊卢实春曾道炳赖威林栋栋武聚山郭庆良王孟龙李宁
关键词:脾切除术断流术再出血率
HBsAg阳性供肝和HBcAb阳性供肝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供肝对肝移植受者近期乙型肝炎复发率和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单中心长期随访的387例肝移植受者的资料,其中HBsAg阳性供肝9例,HBcAb阳性供肝5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阴性供肝328例。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方案预防复发。比较3组受者术后近期HBV再感染(或移植肝HBV感染)及受者和移植肝存活情况。结果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术后HBsAg持续为阳性。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中,1例乙型肝炎再感染。接受HBV阴性供肝者中,5例出现HBsAg阳性(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复发2例,非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术后移植肝HBV感染3例)。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100%、86%和43%,接受HBcAb阳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87%、79%和57%,接受HBV阴性供肝者的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为87%、80%和79%(Log-rank=1.287,P=0.525)。接受HBsAg阳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100%、86%和43%,接受H13cAb阳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85%、77%和56%,接受HBV阴性供肝者的1、3、5年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86%、79%和77%(Log-rank=1.288,P=0.525)。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因乙型肝炎复发或HBV感染所致的移植肝功能丧失和受者死亡。结论在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的情况下,HBcAb阳性供肝对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时间无明显影响。对于危重患者,可以考虑采用HBsAg阳性供肝的肝移植。
姜涛卢实春赖威王孟龙刘源曾道炳李传云武聚山段斌炜王璐代传宙李宁
关键词:肝移植组织供者
西罗莫司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研究西罗莫司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3月16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是否加用西罗莫司分为两个队列:对照组71例,初始免疫抑制方案为FK506+霉酚酸酯+甲泼尼龙,维持期免疫抑制方案为FK506基础上酌情加用霉酚酸酯;西罗莫司组94例,初始免疫抑制方案为FK506+西罗莫司或霉酚酸酯+甲泼尼龙,维持期免疫抑制方案为FK506+西罗莫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结果 至随访结束时,对照组81例,死亡18例,其中肿瘤复发死亡14例;西罗莫司组94例,死亡16例,其中肿瘤复发死亡10例.对照组和西罗莫司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比97% (P =0.03)、80%比88%、76%比85%、63%比75%,术后1、2、3、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2%比3%、17%比9%、21%比9%(P=0.04)、31%比16% (P =0.03).早中期肝细胞癌(Ⅰ~Ⅱ期)共131例(对照组61例,西罗莫司组70例),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比97%、80%比90%、78%比86%、65%比82% (P =0.04),术后1、2、3、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比3%、16%比8%、18%比8%、29%比11% (P=0.01).结论 西罗莫司能够降低早中期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远期肿瘤复发率并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赵晓飞卢实春王孟龙武聚山林栋栋郭庆良赖威曾道炳李传云
关键词:肝移植西罗莫司存活率分析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3例被引量:2
2011年
本院2009年11月-2010年4月收治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患者3例,现报道如下。 一、病例资料 A患者,男性,13岁,因发现脾大2个月于2009年入院。既往病史提示:患者于家中接生,剪断脐带时未严格消毒;B患者,男性,19岁,因发现脾大3年于2009年11月入院,
刘召波卢实春李宁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