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3JC14021)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曾海英纪元靳大勇朱雄增谭云山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囊性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胰腺导管
  • 1篇胰腺导管内乳...
  • 1篇胰腺囊性
  • 1篇胰腺囊性肿瘤
  • 1篇诊断和鉴别诊...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黏液
  • 1篇黏液性
  • 1篇黏液性肿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朱雄增
  • 2篇靳大勇
  • 2篇纪元
  • 2篇曾海英
  • 1篇王冬青
  • 1篇匡天涛
  • 1篇谭云山
  • 1篇曾蒙苏
  • 1篇楼文辉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胰腺囊性肿瘤9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2005年间手术切除的92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影像资料,根据2002年 WHO 胰腺肿瘤分类标准将其分类。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法,借助一组抗体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在92例囊性肿瘤中,发病年龄16~80岁,男33例,女59例。其中,浆液性肿瘤18例,黏液性肿瘤14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6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8例,导管腺癌囊性变4例,胰腺内分泌肿瘤囊性变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无特异性标记物可以完全区分各类型,常有交叉和重叠。浆液性囊腺瘤表达 MUC-1,黏液性囊性肿瘤表达 MUC-5AC为主,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表达α-抗胰蛋白酶、α-抗胰糜蛋白酶、波形蛋白及孕激素受体,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表达 MUC-2,囊性恶性肿瘤主要表达 MUC-1。结论胰腺各类囊性肿瘤在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均有一定特征,但均无特异性,需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纪元朱雄增楼文辉王冬青靳大勇曾蒙苏曾海英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囊性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黏液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17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13例黏液囊性肿瘤对照;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肿瘤内黏液素MUC(1、2、5AC)的表达。结果17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中10例发生在男性;13例位于胰头。大体切面可观察到15例肿瘤与胰腺主导管相通。镜下可见到胰腺导管增生呈乳头状,并有上皮轻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改变。无卵巢样间质,肿瘤内交错出现萎缩或正常的胰腺腺泡和胰岛。9例主要表达MUC2,4例主要表达MUC5AC,4例伴有浸润癌者主要表达MUC1。13例黏液囊性肿瘤中11例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胰尾部10例,胰头1例,全胰腺2例;肿瘤与主导管不相通。组织学特征是含有卵巢样间质。肿瘤细胞主要表达MUC5AC,不表达MUC2,伴有浸润癌的2例,癌组织也表达MUC1。结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预后较好,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卵巢样间质、与主胰管是否相通及表达MUC2和(或)MUC1检测均可帮助诊断,并与黏液囊性肿瘤鉴别。后者主要表达MUC5AC。MUC1阳性提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纪元谭云山朱雄增曾海英匡天涛靳大勇
关键词:胰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