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00432)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曹生现刘洋徐志明张艳辉杨善让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基于电化学技术检测微生物吸附被引量:1
- 2011年
- 为研究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吸附的过程,探索微生物黏膜的形成机理,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铜电极表面黏液形成菌吸附形成的生物黏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实验数据拟合出的等效电路与根据理论分析而设计出的等效电路基本吻合,通过测量生物膜电容计算出的生物黏膜厚度为1.8μm,与用SEM观测显示的黏膜厚度基本一致,由此说明了用交流阻抗表征生物膜的可行性和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吸附传质成膜过程分析的正确性,该方法为探索微生物黏膜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并对静态下实时监测生物黏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曹生现欧佳张艳辉杨善让徐志明
- 关键词:交流阻抗
- 微牛物污垢形成的传热传质模型被引量:15
- 2012年
- 为研究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污垢的形成,本文综合考虑微生物的传质和吸附过程,建立了微生物污垢形成的传热传质模型。该模型基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水质参数与污垢热阻的关联关系,并考虑了微生物比生长速率、致垢物质的沉积与脱除速率。通过微生物污垢动态模拟实验,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测量,以验证该传热传质模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模型计算的污垢热阻预测值能够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其综合预测误差为5.8%。
- 曹生现孙嘉伟刘洋张艳辉杨善让徐志明
- 关键词:水质参数
- 不锈钢换热器中典型微生物结垢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从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粘泥分离纯化出了与微生物污垢形成有关的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粘液形成菌。利用污垢热阻动态模拟装置,在恒定工况下(入口水温30℃,流速0.4 m.s-1),研究了上述三种细菌在不锈钢管换热器中微生物污垢形成的特性,并对在线监测的污垢热阻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液形成菌在不锈钢换热器中生物污垢诱导期为56 h,铁细菌为25 h,硫酸盐还原菌为22 h,其中对传热影响最大的为铁细菌,其次为硫酸盐还原菌。
- 曹生现崔长龙刘洋谭贵生
- 关键词: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诱导期